[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内部装饰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2984.6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2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柳龙铉;金大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内部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内部装饰,其具有至少两个相互接合的部 件。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内部装饰不仅仅用于增强车辆的内部外观,还用于在 车辆碰撞发生时保护驾驶员或者乘客远离那些相对硬的并且具有可朝 向驾驶员或者乘客突出的各种元件的车身的部件。
内部装饰可以通过注射成型工艺整体地形成为单一壳体,或者另 一选择为,内部装饰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制造,即:通过单独的注射成 型工艺形成至少两个部件,然后在考虑美感、接触时的感觉或它们的 组装性情况下将其相互组装在一起。图1是示出了后一种情况的车门 装饰的视图。参考图1,车门装饰包括装饰面板1和扶手面板2,该扶 手面板2在其中具有容置手的空间2a。装饰面板1包括上装饰面板1a、 中央装饰面板1b和下装饰面板1c。
然而,在图1的车门装饰的情况下,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各 面板之间的交界或边界G可能相互分离,从而使驾驶员或者乘客受伤。 详言之,如图2和3所示,当车辆的侧面碰撞发生时,车门面板3爆 裂打开,从而扶手面板2和下装饰面板1c相互分离。然后,将扶手面 板2紧固到车门面板3的支架4以及面板1c和2的边缘6被暴露到外 部。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或乘客可能被支架4或者面板1c和2的边 缘6严重地伤害。在附图中,附图标记2b表示手抓部件,5表示螺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考虑了在现有技术中发生的上述问题而提出,并且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车辆的内部装饰,其能够避免车辆的部 件或其他尖锐的元件由于装饰的部件之间的分离而暴露在外部或者朝 向驾驶员或者乘客突出,装饰的部件之间的分离归因于在车辆碰撞时 车身的变形,从而避免驾驶员或乘客受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车辆的内部装饰,其具有 至少两个相互接合的部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该第二部件 接合到所述第一部件或者与所述第一部件组装,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沿 着第一部件的边界与第一部件的一部分重叠的重叠部件;以及弹性遮 蔽罩,该弹性遮蔽罩在它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部件紧固并在它的第 二端部与所述第二部件紧固,所述弹性遮蔽罩具有在它的第一端部和 第二端部之间折叠成多个层的一部分,从而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 二部分通过外力相互分离时,弹性遮蔽罩伸展以覆盖在第一部件和第 二部件之间形成的开口。
所述弹性遮蔽罩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即:使所述重叠部件的 一端和对应于所述重叠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中的至少一个被弹 性遮蔽罩缠绕或者覆盖。
所述重叠部件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内部,并且加强肋设置 在面向所述重叠部件的所述第一部件的内表面上。
所述弹性遮蔽罩可以由涂覆有树脂的织物制成。
所述弹性遮蔽罩可以紧贴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外表面,并且朝向所 述重叠部件延伸。
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包括用于完成车门的内面板的装饰面板,并且 所述第二部件可以包括扶手面板,该扶手面板具有用来打开或者关闭 车门的手抓部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所做 的详细的描述中更加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了典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装饰的视图;
图2是沿图1中剖面线A-A剖开的截面图的一个实例;
图3是示出了由于车辆碰撞而使图2的车门装饰的扶手面板和装 饰面板相互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图4是对应于图2的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门装 饰;以及
图5是对应于图3的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门装 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 于车辆的内部装饰。
图4和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装饰的 截面图,其中图4是对应于图2的视图,并且图5是对应于图3的视 图。
如图4所示,车门装饰被构造成使具有手抓部件20b的扶手面板 20设置在中央装饰面板10b和下装饰面板10c之间。手抓部件20b的 底面20c通过支架4被紧固到车门面板(未示出)。容置手的空间20a由 手抓部件20b和中央装饰面板10b限定。驾驶员或者乘客将他的/她的 手插入容置手的空间20a并且抓紧手抓部件20b来打开或者关闭车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2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