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癌活性的朴菇菌丝体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42744.6 | 申请日: | 2009-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4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修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洋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61P35/00;A01G1/0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癌 活性 菌丝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癌活性提高的菌丝体,具体涉及一种朴菇多糖组分比例特定的朴菇菌丝体。
背景技术
朴菇(Flammulina velutipes)属口蘑科、金钱菌属。近年来,其菌丝体所含朴菇多糖FVP(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的抗癌活性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肿瘤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化学观察发现,FVP能抑制肿瘤生长、使肿瘤坏死程度增加、糖元减少、肿瘤组织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活力下降。
FVP是一系列朴菇多糖分子的统称,按所含碳链长短分为FVP-1(相对分子量1.48×104)、FVP-2(相对分子量2.73×104)、FVP-3(相对分子量5.4×104)、FVP-4(相对分子量5.74×105)和FVP-5(相对分子量1.93×106)。其中FVP-1、FVP-2和FVP-3经现代药理学证明具有抗癌活性。天然的金针菇菌丝体中FVP-1、FVP-2和FVP-3的含量比值约为20∶15∶56。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不同的朴菇多糖在机体内的药理活性存在差异。真菌培养技术表明:微量元素会影响菌丝体胞外多糖的产率,但对多糖的组分构成、活性等的影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朴菇多糖FVP-1、FVP-2、FVP-3比例特定的高抗癌活性的朴菇菌丝体。
本发明的产品为:一种含朴菇多糖FVP-1、FVP-2、FVP-3的重量比为1~3∶3~5∶3~5的朴菇菌丝体,其中优选含朴菇多糖FVP-1、FVP-2、FVP-3的重量比为1∶2∶2的朴菇菌丝体。
本发明的产品是通过以下工艺制备得到的:
1、试管菌种
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购买,菌种编号和名称如下:AS 5.474 Flammulina velutipes金针菇。
2、斜面菌种的培养
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L(去皮、切成小块,煮沸半小时,过滤,取滤液),葡萄糖2.0g/L,磷酸二氢钾(KH2PO4)1g/L,硫酸镁(MgSO4)1g/L,酵母粉5g/L,琼脂20g/L,PH值自然。
培养方法:将试管菌种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放入恒温培养箱内25±1℃培养,培养至斜面上长满粗壮、细密、洁白、有细粉状物的菌丝体。
3、一级摇瓶菌种培养
培养基配方为:黄豆饼粉15g/L,葡萄糖10g/L,蔗糖20g/L,磷酸二氢钾(KH2PO4)1g/L,硫酸镁(MgSO4)0.5g/L,铁0.5mg/L,锌0.5mg/L,锰0.5mg/L,锗0.25mg/L,PH值自然。
培养方法:取斜面菌种约0.5cm2接种至于装有100ml种子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置往复式摇床上振荡培养5-7天,转速120rpm,温度25±1℃。培养至培养液中出现大量菜籽大小的白色球菌。
4、二级摇瓶菌种培养
培养基配方与一级摇瓶相同
培养方法:将培养好的一级种子以10%的接种量接种至事先灭菌的摇瓶中,置往复式摇床上振荡培养3-5天,转速120rpm,温度25±1℃。培养至培养液中出现大量菜籽大小的白色球菌。
5、深层液体发酵灌培养
培养基配方与摇瓶相同。
工艺参数:在0.1Mpa下灭菌30分钟,冷却后案接种量5%-10%接种入待用菌种,温度25±1℃,罐压为0.03-0.04MPa,通气量为1:0.5V/V/min。
放灌标准:发酵时间70-80小时,平板无杂菌,菌丝球上浮二分之一,镜检有锁状联合,菌球不能自溶。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朴菇菌丝体,与现有技术发酵的普通菌丝体相比,抗癌活性显著增强。
相关实验数据:
(一)体外实验:
1、样品:上述方法发酵制得的朴菇菌丝体
对照:普通发酵方式制得的朴菇菌丝体
2、多糖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洋制药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大洋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27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