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2307.4 | 申请日: | 200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筱原克巳;神田智道;黑濑英之;菊地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B9/02 | 分类号: | B29B9/02;B29B9/06;C08G69/26;B65G65/32;B65G53/04;B65G5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树脂 颗粒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详细地说,涉及 如下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其提供形状稳定的颗粒,且能防止或抑制异 形状颗粒、破碎片、粉体、长带状漏切物等工业废弃物的产生,而且能抑制 熔融线束刀具等的造粒装置的破损。
背景技术
在将熔融聚合物制成粒状的颗粒的情况下,例如,在将聚酰胺或聚酯那 样的熔融聚合物从聚合槽排出而进行粒状化的情况下,聚合物造粒装置被广 泛使用,该聚合物造粒装置将熔融聚合物从被称为模孔或喷嘴的特定形状的 孔穴以带状的线束的形式挤出并固化后,通过刀具切断成颗粒。
作为能适用上述的颗粒造粒方法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聚烯烃、聚苯 乙烯、聚酯、聚碳酸酯以及聚酰胺等。特别是在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聚酯或 聚酰胺等的材料中,上述的颗粒造粒方法作为有用的方法而被使用着。
聚酰胺具有高强度、耐磨损性、耐疲劳性、良好的染色性、阻气性等化 学、机械性质,可用作家电产品或各种汽车用部件、计算机的框架等注塑成 型材料,织线、编织物等的衣物,轮胎帘布、渔网、鱼线等工业用或休闲用 丝材料,食品包装用的薄膜或各种容器用片材或瓶用材料。尤其是聚酰胺 MXD6那样的含有由苯二甲胺或双(氨甲基)环己烷和脂肪族二羧酸得到的 酰胺键重复单元的聚酰胺与聚酰胺6或聚酰胺66等相比具有高强度、高弹 性模量、低吸水性,另外,且阻气性也良好,因此作为各种工业用材料、或 者食品包装用的薄膜、片材、瓶用材料特别有用。
通常,为了从聚合槽排出熔融聚合物,在分批式的情况下,多采用将氮 气等惰性气体导入到聚合槽内来进行加压的方法,在连续聚合方式的情况 下,多采用使用齿轮泵或螺杆等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制造颗粒时,由于 聚合槽的熔融聚合物粘度的经时变化或挤出压力的变动等,向造粒装置供给 的聚合物的量发生变化,线束发生粘合而使得冷却变得不充分。
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造粒,则会产生连串颗粒或成块颗粒(ブロツ キングペレツト)。如果存在这些异形状颗粒,则会出现以下问题:无法正 常进行颗粒的空气输送,或者从原料储存筒仓(ストツクサイロ)排出时, 形成桥而无法从原料储存筒仓排出。而且,使用者在使用时,会引起颗粒的 形状、尺寸的变动幅度大和供给到成型机中时无法稳定地供给等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般采用通过振动筛从得到的颗粒中分离除去异形 状颗粒的方法,但是,即使采用该方法也无法避免收率降低。特别是聚酰胺, 其中像聚酰胺MXD6那样的高弹性模量的聚合物由于线束的硬度高,因而 存在比较容易受造粒工序的条件变化的影响的倾向。
此外,由于熔融线束的混乱引起的线束的直径或冷却固化状态的不稳定 化,从而刀具等的损耗加剧,维修频率增加。尤其是像聚酰胺MXD6那样 的高弹性模量的聚合物由于线束的弹性模量高,因而存在造粒装置的损耗速 度较快的倾向。如果造粒装置的损耗加剧,则线束的切断变得困难,产生破 碎片或粉体等,并且线束未被切断而形成长带状,造粒装置堵塞或过负荷引 起造粒工序的停止,也就是说,成为产品的合格率恶化的原因。
这些异形状颗粒、破碎片、粉体、长带状漏切物作为工业废弃物而被处 理,因此,需要额外的处理费用和运输费用,成为不合算的原因。从近年来 不断变得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观点考虑,也希望不产生废弃物,从提高收率方 面考虑,也非常希望开发出防止或者抑制这些工业废弃物的产生的方法。
针对上述课题,为了尽量提高收率,作业者时常监视线束的状态或颗粒 的形状,在发现异常的情况下,有中断聚合物的排出或者改变颗粒的接受地 的方法,但是,这样的人为应对的方法相对应地需要花费时间,存在大量产 生不良颗粒或者无法发展造粒作业的无人化等的省力化的问题。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使用设置有自动地测定颗粒的形状的 装置的、并根据该测定值来调节刀具的速度的装置的方法(日本特开平 4-25408号公报)。但是,在该方法中,只是控制了刀具速度的线束的流动方 向(纵向)的控制,不仅难以满足使用者所希望的颗粒尺寸,而且对剧烈的 挤出压力的变化的应答迟钝,颗粒变得不均匀,无法避免在产品中混入形状 不良的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2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光用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亮度铝颜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