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组域业务消费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2289.X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曾求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24 | 分类号: | H04W4/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组 业务 消费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分组域业务消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到业务使能部件发送的鉴权批价请求;
根据所述鉴权批价请求,进行鉴权批价处理得到终端该业务的本次消费水平;
比较所述终端该业务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总消费水平与所述终端该业务对应的限额阈值的大小,所述总消费水平为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历史消费水平和本次消费水平之和;
向业务使能部件返回比较得到的鉴权批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所述终端该业务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总消费水平与该终端该业务对应的限额阈值的大小具体为:
将限额阈值按照覆盖时间周期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与所述终端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总消费水平进行比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当前日期是否包含在所述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
若不包含,则将所述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业务历史消费水平清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业务使能部件返回比较得到的鉴权批价结果包括:
当所述终端该业务总消费水平大于对应的限额阈值,允许所述终端继续使用该业务,并向所述终端和/或向所述终端签约时关联的任意终端发送提醒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业务使能部件返回比较得到的鉴权批价结果包括:
当所述终端该业务总消费水平大于对应的限额阈值,禁止所述终端继续使用该业务,并向所述终端和/或向所述终端签约时关联的任意终端发送提醒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提醒信息具体为:
使用短消息服务、多媒体信息服务、电子邮件、无线应用通信协议推送向终端进行提醒。
7.一种分组域业务消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业务使能部件发送的鉴权批价请求;
鉴权批价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鉴权批价请求,进行鉴权批价处理得到终端该业务的本次消费水平;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终端该业务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总消费水平与该终端该业务对应的限额阈值的大小,所述总消费水平为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历史消费水平与鉴权批价单元得到的本次消费水平之和;
应答单元,用于向业务使能部件返回比较单元得到的鉴权批价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单元还用于将限额阈值按照覆盖时间周期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与所述终端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总消费水平进行比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历史消费水平管理单元,用于向比较单元提供各终端各业务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历史消费水平,并判断当前日期是否包含在所述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若不包含,则将所述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业务历史消费水平清空。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醒单元,用于在比较单元比较结果为所述终端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总消费水平超过该终端该业务对应的限额阈值时,向所述终端和/或向所述终端签约时关联的任意终端发送提醒信息。
11.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使能部件,用于向移动数据业务平台发送鉴权批价请求,并接收移动数据业务平台反馈的鉴权批价结果;
移动数据业务平台,用于根据业务使能部件发送的鉴权批价请求,进行鉴权批价处理得到终端该业务的本次消费水平;比较所述终端该业务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总消费水平与该终端对应的限额阈值的大小,所述总消费水平为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历史消费水平和本次消费水平之和;并向业务使能部件返回比较得到的鉴权批价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数据业务平台在所述终端对应限额阈值覆盖时间周期内的总消费水平超过该终端该业务对应的限额阈值时,向所述终端和/或向所述终端签约时关联的任意终端发送提醒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22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硫属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 下一篇:水暖保温式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