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元微波天线馈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1928.0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罗纳德·J·布兰道;陈海东;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00 | 分类号: | H01Q13/00;H01Q13/08;H01Q19/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微波 天线 馈电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反射器天线。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馈电装置,可不用调谐就能构造为多种馈电结构。
背景技术
微波反射器天线利用馈电装置来发射和/或接收来自RF源/接收器的RF信号。该馈电装置典型地包括馈电喇叭/照射板(illuminator plate)和直接式收发转换器(ortho mode transducer:OMT),该馈电喇叭/照射板用于发射具有所希望的馈电图形(feed pattern)的信号(一个或多个),例如具有最小后波瓣(minimal back lobes)的信号,以及该直接式收发转换器用于将该信号(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极性分成与所需接收器和/或发射器耦合的分体波导(waveguide)。
例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馈电装置,典型地具有具体的频率和极性,通过设置在馈电孔中的多个调整螺钉和短销来手动调谐。每个螺钉、销、端盖以及照射板都是手工焊接在适当的位置,以使在实验台调节(bench tuning)之后将每个调谐元件永久性地固定在所选的位置上并环境地密封进入馈电孔的多个路径,这些路径是由每个调谐元件的支撑孔形成的。用于调谐、手工调谐、焊接和随后的为了清理焊剂而从组件上拆卸显著地增加了所需的制造步骤数量,以及增加了对制造工人的培训和专用需求。此外,大数量的离散元件增加了分别采购、存放以及及时地将每个元件运输到装配点的制造管理费用。
反射器天线市场的竞争聚焦在如何提高长期的电性能和整个制造成本的最小化。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的馈电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天线馈电装置,包括:整体本体,在整体本体的发射端和后端之间具有馈电孔;在整体本体的发射端上的多个同轴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与所述馈电孔同轴;在整体本体内的OMT孔,从整体本体的侧面延伸到馈电孔。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馈电装置的方法,包括步骤:设置具有馈电孔的整体本体,该馈电孔在整体本体的发射端和后端之间整体本体;在整体本体的发射端上设置多个同轴的环状凹槽;在整体本体内设置从整体本体的侧面延伸到所述馈电孔的OMT孔。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波天线馈电装置,包括:整体本体,在整体本体的发射端和后端之间具有馈电孔;在整体本体的发射端上的多个同轴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与所述馈电孔同轴;在整体本体内的OMT孔,从整体本体的侧面延伸到馈电孔;该OMT孔的方位正交于馈电孔;连接到整体本体的后端的馈电弯头;该馈电弯头设置有从馈电弯头的发射端延伸到弯头的侧面的弯头孔;连接到弯头的所述侧面的馈电转体;该馈电转体的馈电转体孔用于在该馈电弯头的所述侧面和该馈电转体的出口侧之间将馈电转体孔的方位旋转90度;位于馈电孔内的介电匹配环;所述馈电孔设置有多个向内突出台肩,所述台肩将馈电孔从在发射端处的圆形截面过渡到在后端处的大体上矩形的截面;至少一个半径结构特征,该半径结构特征在馈电孔的至少一个向内突出台肩中形成为与相交于OMT孔的部位相对;并且所述的OMT孔设置有多个向内突出台肩,所述台肩在馈电孔和整体本体的所述侧面之间增加该OMT孔的长度。
附图说明
包含于说明书或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的这些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特征或元件,且在它们出现的每个附图中可能没有给出详细描述,与上述的本发明的一般描述一起以及下面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例性的现有技术双极性馈电装置部分切断面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天线馈电体的等角度发射端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天线馈电体的后端的等角度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所述的天线馈电体的发射端示意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A-A线切开的,图2的天线馈电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C-C线切开的,图2的天线馈电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2的天线馈电体的侧面示意性视图。
图8是构造为用于单极性运行的馈电装置的发射端等角度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等距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端盖的后端等角度示意图。
图11是图8的端盖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图12是构造为用于双极性运行的馈电装置的发射端等角度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等距分解示意性视图。
图14是图12的馈电弯头的后端等角度示意图。
图15是图12的馈电弯头的发射后端示意图。
图16是图12的馈电弯头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1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MMB接收机解码方法
- 下一篇:高增益平面宽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