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1325.0 | 申请日: | 200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4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知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B60R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安武;南 霆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机 装置 | ||
技术领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摄像机装置,具体地,所涉及的摄像机装置是 适于用作为被安装到车辆上以改善车辆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的车载摄像机。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车辆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摄像机装置,其被安装在车 身上,通过使用安装在驾驶员座舱附近的监视器来视觉识别车身的外围。 该类型的摄像机装置具有大体上为长方体的外壳,其中包括图像拾取透镜 和图像拾取元件。该外壳嵌入或安装在车身的后门、侧镜、前阻流板等 上,从而允许图像拾取透镜朝向外侧。上述的摄像机装置可以观察到作为 驾驶员的盲点的车身的外围,以改善车辆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同时,通常很难将该类型的摄像机装置与车辆的外观设计调和起来。 此外,所希望的是摄像机装置在外观上尽可能不会被注意。如果外壳显著 地暴露在外部,不利于使其免受损坏或防止图像拾取透镜变脏。这是由于 在车辆清洗时、在打开或关闭车门时、在行驶或停车时,增加了外壳与外 界接触的风险。因此,希望摄像机装置的尺寸可以更小。
用作为车载摄像机的摄像机装置大体上形成为长方体,并包括:其中 含有图像拾取透镜的外壳和其上安装有如CCD(电荷耦合装置)的图像拾 取元件的基底。此外,摄像机装置被形成为使基底被固定到外壳的内侧, 固定方式为使图像拾取元件与图像拾取透镜相对。外壳具有上、下两半。 基底被固定到两半的其中之一的内侧,然而该半与另一半连接。使用粘接 剂或螺钉将基底固定到这一半。将基底固定到两半的其中之一时需要提供 足够的强度,以保持图像拾取透镜和图像拾取元件的各自的位置。具体 地,在车门打开和关闭时、在车辆行驶时,用作为车载摄像机的摄像机装 置需要抗冲击。然而,如果使用粘接剂来固定,需要在基底整个外围上确 保粘接剂的施加区域,即,沿其外部边缘。这必然使将图像拾取元件等的 安装区域考虑在内的基底的尺寸增加。如果是采用螺钉将基底安装到这一 半,若具有多个螺钉插入区域,基底尺寸同样增加。基底尺寸的增加将增 加外壳的尺寸,这是所不希望的。参见日本专利公报No.2007-225991。
发明内容
因此,希望提供摄像机,可以在减小整体尺寸的同时确保基底和外壳 之间的粘接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机包括:图像拾取元件;基底,其 上安装图像拾取元件;以及外壳,其中容纳图像拾取元件;其中,外壳具 有向上延伸的多个支撑组件,并且基底的外侧边缘部分通过粘接剂被粘接 到支撑组件;并且其中,基底在与支撑组件粘接的外侧边缘部分处具有施 加粘接剂的施加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施加粘接剂的施加区域被设置为沿着基底 的外侧边缘部分,可以有效地利用其中不能安装构件零件的区域。因此, 基底尺寸减小的同时确保了图像拾取元件的较宽大的安装区域。此外,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机装置中,随着基底尺寸的减小,外壳的尺寸也 可以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了根据实施例被用作为车载摄像机的摄像机装置的车辆的 侧视图;
图2是安装了根据实施例被用作为车载摄像机的摄像机装置的车辆的 立体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机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侧观察的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后侧观察的根据实施例的摄像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标出尺寸的摄像机装置的上半部分的后侧视图;
图7是示出基底的前表面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与基底粘接的上半部分的侧视图;
图9A是通过另一个示例的方式与基底粘接的上半部分的透过基底的 立体图;
图9B是上半部分的侧视图;并且
图10是通过另一个示例的方式与基底粘接的上半部分的透过基底的 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机装置。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摄像机装置1被安装在车辆的车身的尾部,从 而被用作为用于反射车身的后方的后监视器。如图2所示,摄像机装置1 被安装在后门2的大体上的中间并被连接到导航系统3,并且允许被设置 在驾驶员座位侧的仪表盘或仪器面板上的监视器显示后方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1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