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41106.2 | 申请日: | 200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郑宇埈;金兑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J17/49 | 分类号: | H01J17/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波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单元结构的PDP,该单元结构能够扩大放电裕量(margin)并且能够增加所有负载区域中的效率。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是一种数字显示装置,其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之间产生等离子体并且利用等离子体使磷光体发光来显示图像。例如,与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相比,PDP可以被制造成尺寸大且薄的面板并且可以表现出改善的自然色彩重现性及快速驱动性。
常规PDP可以包括:电极,在基板对之间;电介质,将电极电隔离;阻挡肋(barrier rib),在基板对之间形成放电空间;以及磷光体,布置在放电空间中且利用放电而发光。驱动电路可以处理从外部源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并且可以将被处理的图像信号提供给电极以控制PDP,从而在PDP的屏幕上显示图像。PDP可以包括例如按矩阵形式布置的几十个到几百万个像素。
阻挡肋可以将基板对之间的放电空间分成多个放电单元,例如分成几十到几百万个放电单元。例如,放电单元可以由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或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定义。
例如,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可以具有条形图案,从而将放电单元定义成条形图案。与双阻挡肋结构相比,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可以确保宽阔的放电空间,从而表现出相对高的放电裕量及每次放电的高亮度。然而,因为在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中电极会与阻挡肋交叉,所以在由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中,发光区域的一部分会被电极即汇流电极(bus electrode)覆盖。因此,在这样的放电单元中开口率会很小,从而降低可见光的效率。
在另一个示例中,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可以具有栅格(grid)图案从而将放电单元定义成矩阵图案。与常规的单一方形阻挡肋结构相比,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会具有大的开口率。然而,因为放电单元具有矩阵图案,所以放电空间会很小,使得放电裕量很差且每次放电亮度很低。
此外,虽然与由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相比,在实际活动图像(actual moving picture)条件即约10%到约30%的负载条件下,由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可以在大的放电负载区域中具有亮度效率,但是由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会显示出低于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的放电单元的效率特性。这是因为与常规的方形阻挡肋结构的放电单元相比,由常规的双阻挡肋结构定义的放电单元会具有更多的维持脉冲并且由于脉冲数量的增加会增加无功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因此,示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PDP,该PDP能够克服相关技术的缺点和不足。
因此,示例实施例的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包括改良的单元结构的低电压可驱动的PDP。
示例实施例的另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PDP,通过限制放电电流而且使放电空间最大化而使该PDP在所有负载中具有改善的驱动电压裕量。
示例实施例的再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包括改良的单元结构的PDP,该改良的单元结构具有高的开口率和大的放电空间。
至少一个以上和其他特征可以通过提供这样一种PDP来实现,该PDP包括:基板对,彼此面对;阻挡肋,分隔基板对之间的放电单元;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寻址电极,其布置在基板对之间且在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以及磷光体,布置在放电单元中且通过放电来发光,其中扫描电极包括第一汇流电极,维持电极包括第二汇流电极,第二汇流电极设置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阻挡肋上,第一汇流电极设置在相邻第二汇流电极之间。
第一汇流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可以以等距离布置。第一汇流电极可以定位在距两个相邻的第二汇流电极距离实质相等的位置处,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测量该距离。
扫描电极可以接触第一汇流电极且可以包括第一透明电极,该第一透明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一汇流电极的宽度。维持电极可以接触第二汇流电极且可以包括第二透明电极,该第二透明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二汇流电极的宽度。第一汇流电极可以布置在第一透明电极位于放电间隙部处的一侧宽度端上,在该放电间隙部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彼此相邻。第二汇流电极可以布置在第二透明电极的一侧宽度端上,该一侧宽度端面对第二透明电极位于放电间隙部处的另一侧宽度端。
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透明电极、第一汇流电极、第二透明电极和第二汇流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1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群式打印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滚球的实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