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活塞加工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39768.6 | 申请日: | 200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强;徐福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卡松石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61/00;C10M101/02;C10M141/08;C10N40/20;C10N30/12;C10N30/06;C10N3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272100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活塞 加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活塞加工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润滑油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活塞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外圆加工、切槽加工、钻孔压光加工等,每一道加工工艺对加工液的要求都不相同。
加工液的使用可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对加工液总的要求是:
(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
(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润滑剂的基本要求是:
(1)摩擦性能:一般要求具有尽可能小的摩擦系数,保证机械运动敏捷而平稳,减少能耗。对于某些特殊机械,如液力传动系统、摩擦传动系统和摩擦制动系统,则要求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2)适宜的粘度:粘度是液体润滑剂的最重要的性能,因此选择润滑剂时首先考虑粘度是否合适。高粘度易于形成动压油膜,油膜较厚,能支承较大负荷,防止磨损。但粘度太大,会造成摩擦热增大,摩擦面温度升高;而且在低温下不易流动,不利于低温启动。低粘度时,摩擦阻力小,能耗低,机械运动稳健,温升不高。但如粘度太低,则油膜太薄,承受负荷的能力小,易于磨损,且易渗漏流失,特别是容易渗入疲劳裂纹,加速疲劳扩展,从而加速疲劳磨损,降低机械零件寿命。
(3)极压性: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粘度作用不大,主要是靠边界膜强度支承载荷,因此要求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极压性,以保证在边界润滑状态下,如启动时和低速重负荷时,仍有良好的润滑。
(4)化学安定性和热稳定性:从生产、销售、贮存到使用有一个过程,因此要求一般具有良好的化学安定性和热稳定性,在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氧化、分解变质。
(5)材料适应性:在使用中必然与金属和密封材料相接触,因此要求其对接触的金属材料不腐蚀,对橡胶等密封材料不溶胀。
对于铝合金活塞的加工来说,虽然铝合金的硬度不高,但是利用常规的加工液还是容易出现粘刀结瘤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活塞加工液,该加工液针对铝合金活塞加工的特点,可以避免加工过程中的粘刀结瘤现象。
为了实现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活塞加工液,包括下列组分:
白矿油 45~55
二元羧酸胺防锈剂 1~2
铝合金缓蚀剂 0.05~0.1
石油磺酸钠 5~8
蓖麻油磺酸铵 8~12
三乙醇胺 4~6
二聚酸盐 2~5
硼酸酯 10~12
多元醇合成酯 5~8
司盘80 3~5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2~3
长链脂肪醇 3~5;
以上组分均以重量计。
上述的铝合金活塞加工液,优选地,包括下列组分:
白矿油 48~52
二元羧酸胺防锈剂 1~2
铝合金缓蚀剂 0.05~0.1
石油磺酸钠 5~8
蓖麻油磺酸铵 9~11
三乙醇胺 4~6
二聚酸盐 2~5
硼酸酯 10~12
多元醇合成酯 5~8
司盘80 3~5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2~3
长链脂肪醇 3~5。
优选地,所述石油磺酸钠为60%含量的石油磺酸钠。
上述的铝合金活塞加工液,优选地,还包括杀菌剂。
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三嗪类杀菌剂。
上述的铝合金活塞加工液,优选地,还包括防腐剂。
优选地,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
上述述的铝合金活塞加工液,优选地,还包括消泡剂。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硅油类消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卡松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卡松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9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