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钮式粘贴涂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9608.1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L19/00 | 分类号: | B43L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钮 粘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钮式粘贴涂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确实且稳固定位的旋钮式粘贴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粘贴涂布装置,如修正带、粘贴带等,是一种运用相当广泛的文书用具,如台湾第M345717号“改良式薄膜涂抹器”新型专利案(以下简称为参考案),而参考案揭示在一壳体上设置有一个由一旋钮及一顶推件所构成的致动单元,在旋钮上形成有多个延伸板,在各延伸板间形成有限位区,而在顶推件上设置有可沿限位区移动的凸块,由此当转动旋钮,可令凸块沿倾斜状的限位区移动,而使壳体内的薄膜供应单元经顶推件的推抵而伸出壳体,供使用者涂布薄膜使用。
然而,参考案的旋钮虽可作360°的连续性转动,以使薄膜供应单元反复地伸出或缩回壳体内,但旋钮上限位区的角度约仅90°,因此,参考案旋钮的导位斜度相当大,在转动旋钮时,不仅较为费力,不易操作,并且参考案限位区是连续成形,所以一限位区的一端是接邻于另一限位区的一端,所以参考案的限位区并不具备限止定位的功能,因而使用者往往无法仅将旋钮转动该特定的角度,易有转动角度过大而使旋钮超过定位点的问题,造成参考案定位控制效果不良,且参考案并无防呆设计,使得其操作上相当的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人鉴于现有涂布装置结构及使用上的缺陷,经过不断的试验与研究,终于发展出一种可改进现有缺陷的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式粘贴涂布装置,其可提供良好的定位及防呆功能,并能提供一种省力操作的结构,以达到提高粘贴涂布装置操作实用性与方便性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旋钮式粘贴涂布装置,其包含有:
本体;
容置于该本体内的涂布单元;
可相对该本体转动的旋钮,在该旋钮上形成有倾斜延伸且两端呈限止定位状态的导轨结构;
可被该旋钮带动而相对该本体移动以推动该涂布单元伸出该本体的滑动柱,在该滑动柱上形成有可沿该旋钮上的该导轨结构相对滑动的导引结构;以及
设置在该本体内以对该涂布单元提供回复力量的回复元件。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可达到下列功效增进之处:
1.因本发明的导轨结构仅呈固定的回旋角度延伸,所以可限制旋钮仅在这一该限定的角度进行内正反向的转动,故在操作时可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防呆作用,并且可以完全防止角度转动过大而使旋钮超过定位点的问题,而能由此提高粘贴涂布装置操作的方便性及控制性。
2.因本发明的导轨结构呈大角度的倾斜延伸,所以其倾斜的导位斜度较为缓顺,可令使用者以较省力的方式转动旋钮以推动涂布单元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涂布单元呈收合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旋钮与滑动柱间的操作动作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涂布单元呈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0A,10B:本体 11,11A,11B:半壳体
112,112A,112B:半壳体
113:钩孔 114:钩部
116:螺纹部
12,12A,12B:涂布单元
122:固定架 123:涂布头
124:涂布滚轮组 126,126A:粘贴薄膜
14,14A,14B:旋钮
15,15A,15B:导轨结构
152:定位槽 154:定位槽
16:滑动柱 162:导引结构
17,17B:套管 172:卡制缘
18,18A,18B:回复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顺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9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胎的轮胎
- 下一篇:具图饰及立体纹路的发泡垫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