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终端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38795.1 | 申请日: | 200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片冈英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 丹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照射光的光源的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公知具有使机体的至少一部分发光的发光结构的便携终端。具有发光 结构的便携终端构成为在例如去电来电声音操作、邮件收发操作、折叠型 便携终端的情况下翻开闭合操作等特定操作时,发光结构会发出光。具有 发光结构的便携终端作为具有能够通过发光向便携终端使用者例如即使 没看到显示部的显示也能够报告来电和邮件接收等这样的发光结构的便 携终端,为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2007-680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便携终端中,由于根据想要使其发光的 区域的位置、大小和范围等在机体上形成开口部分,从而存在机体强度降 低这样不利之处。另外,为保持机体强度而减小开口部分后,存在缩小较 小分配发光的区域的不利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终端外观一例的示意图。
图2为第1机体的发光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用于对后壳形状进行说明的图。
图4为从后壳中第1机体外部侧正面观看对应开口部配置在挠性基板 上安装的多个LED的情况的图。
图5为图3所示线A-A`的剖面图。
图6为用于对通过从LED所照射的光的通道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为从外部来观察从LED28所照射并放射到第1机体外部的光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形态的便携终端100进行说明。
以下实施形态便携终端假定为折叠型便携电话机。
图1为本实施形态便携终端100外观一例的示意图。图1(a)示意便 携终端100打开状态(开状态),图1(b)示意便携终端100关闭状态(闭 状态)。如图1(a)和图1(b)所示,便携终端100具有显示装置10、 设置了显示装置10和扬声器11的第1机体101、以及设置了操作部12 和麦克风13的第2机体102。第1机体101和第2机体102通过铰接(hinge) 部103被连接/关联。铰接部103内包含有能够使第1机体101和第2机体 102相互转动的铰接机构。通过铰接部103,第1机体101和第2机体102 能够在如图1(a)所示便携终端100的开状态和图1(b)所示便携终端 100的闭状态间转换。并且,第1机体101向外露出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内 包含有发光的发光结构。
下面,对于第1机体101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第1机体101的分解立体图。在图2中,标记了符号21的一 侧是在便携终端100成为闭状态时向外侧露出的一侧,标记了符号29的 一侧是在便携终端100成为闭状态时由第2机体102从外侧被封闭的一侧。
如图2所示,第1机体101构成为层叠配置了:背板21、双面胶带(tape) 22、双面胶带23、导光体24(对应本发明的第1导光体)、双面胶带25 (对应本发明的第1光反射体)、后壳26(对应本发明的基体)、安装了 LED(Light Emitting Diode)28(对应本发明的光源)的挠性(flexible) 基板27、前壳29。并且,在第1机体101内控制显示装置10、扬声器11 的动作的电子部件等各种结构被夹在后壳26和前壳29之间(更为详细的 是在挠性基板27和前壳29之间)来被保持,但在本实施形态中省略对于 该各种结构的说明。
背板21是由例如强化玻璃或树脂制的板所形成的板型部件,经由双 面胶带22和双面胶带23配置到后壳26中,由此在便携终端100闭状态 时向外部露出,构成第1机体101的主面部。并且,在本实施形态中,背 板21形成为端部区域211和中央区域212区分为不同的区域。双面胶带 22是第1机体101外部侧面粘接到背板21的中央区域212、第1机体101 的内部侧面粘接到后壳26的中央区域262的双面粘接部件。并且,将双 面胶带22的形状和大小形成为与背板21中央区域212的形状和大小差不 多相同。
双面胶带23是第1机体101外部侧面粘接到背板21的端部区域211、 第1机体101内部侧面粘接到导光体24的双面粘接部件。并且,将双面 胶带23的形状和大小形成为与背板21端部区域211的形状和大小差不多 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倾倒包装箱结构
- 下一篇:填充轻质材料木塑保温墙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