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8440.2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徨斌;林建成;陈建霖;陈冠羽;简宜安;翁宏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9F9/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防电磁干扰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配合现代生活模式,视频或影像装置的体积日渐趋于轻薄。传统的阴极射线显示器(CRT),虽然仍有其优点,但是由于内部电子腔的结构,使得显示器体积庞大而占空间,且显示时仍有辐射线伤眼等问题。因此,配合光电技术与半导体制造技术所发展的平板式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OLED)或是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已逐渐成为显示器产品的主流。
请参考图1的平面式显示器100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现有的控制电路110是靠导电泡棉112与外框120电性接触,以将控制电路110所产生的高频信号传导至外框120,使其达到防止高频信号干扰其它电子元件的功效。外框120为平面式显示器的边框,常见为金属框,但为了美观,一般会包覆彩色涂料的塑胶框于金属框上。外框120可藉由导电泡棉112或是通过锁固件(例如螺丝)与背光模组130的背框132电性连接,以将高频信号经由外框120传导至背框132而接地。由图1可知,现有电路板108的控制电路110与连接器114均是朝向外框120的方向(控制电路110与连接器114配置在电路板108的同一侧面上,反面无配置其它组件),电路板108的另一侧面邻近背光模组130,且背光模组130的前框(第一框)134还阻隔于电路板108与背框132之间,因此控制电路110的接地端必须经由外框120的外侧,再连接至背光模组130的背框132,无形中增加了信号传输路径,无法进一步降低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防止高频信号干扰其它电子组件。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显示面板、一背光模组、一电路板以及一接地片。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光源、一第一框以及一相对于该第一框的第二框,该光源配置于该第一框与该第二框之间,其中该第一框具有一第一侧板,该第二框具有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相对于该第二侧板,且该第一侧板具有至少一开口。电路板具有一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显示面板,该电路板配置于该背光模组的一侧边,而该控制电路配置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的外侧,以使该控制电路经由该开口而面对该第二侧板。接地片经由该开口而连接于该控制电路以及该第二侧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电路包括一时序控制电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板还具有一连接器,该连接器与该控制电路分别配置于该电路板的二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框为一塑胶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框为一金属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包括灯管或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接地片包括一导电泡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接地片包括一导电硅胶。
基于上述,本发明将控制电路配置于电路板的一侧,并朝向第一侧板的开口,而电路板的另一面仅保留连接器及接地线路。当电路板组装至显示装置上时,可让控制电路所产生的高频信号直接经由接地片传导至背光模组的第二框,缩短信号传输路径,使其达到防止高频信号干扰其它电子元件的功效。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平面式显示器; 108:电路板;
110:控制电路; 112:导电泡棉;
114:连接器; 120:外框;
130:背光模组; 132:背框;
134:前框; 200:显示装置;
210:显示面板; 212:第一基板;
214:液晶层; 216:第二基板;
220:背光模组; 222: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基板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通过支持材料短缺的可视化来调度生产过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