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的测试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8280.1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织田大原重文;山田彰一;池田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19/00;G06F11/22;H01M10/48;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新加坡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测试 方法 以及 计算机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搭载电池组的计算机的电源测试的方法,更详细地说,涉 及不需要特别的电流测定电路的电源测试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笔记本型便携式计算机(以下,称为笔记本PC),在组装完成后,通 过测定泄漏电流、充电电流来进行电源测试。图10是表示进行笔记本PC1的 电源测试的现有方法的连接图。从笔记本PC1取下电池组3,在笔记本PC1 的电池槽的端子上连接电流测定器5。在电流测定器5上连接电池组3和电流 记录器7。而且,在笔记本PC1的RJ45连接器上连接有电源测试器9。另外, 在笔记本PC1的电源插孔上连接适配器开关11,在适配器开关11上连接 AC/DC适配器13的插头。在适配器开关11上连接电源测试器9,可以控制适 配器开关11的接通/断开。
电池组3向笔记本PC1提供测试电流,或者用于通过笔记本PC1的充电 器的充电测试。电流测定器5以预定的精度测定泄漏电流以及充电电流,并且 转换为数字值。电流记录器7从电流测定器5取得测试电流值并记录。电源测 试器9监视笔记本PC1的测试状态,发送用于使笔记本PC1执行预定的测试 项目的命令,或者向适配器开关11发送用于接通/断开适配器开关11的控制 信号。AC/DC适配器13在笔记本PC1进行对电池组3充电的测试时,向笔记 本PC1提供电力。为了采用图10所示的方法进行电源测试,需要准备电流测 定器5、电流记录器7、适配器开关11以及电源测试器9,而且测试者需要进 行用于测试的布线。
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在包含负载电路的电池组驱动电路上,连 接包含漏电检测电路的电池控制控制器用配线基板和外部低压电源,检测在电 池组驱动电路中产生的漏电。专利文献2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当检查如笔记本 PC那样设置了防止充电电池的过充电或过放电的电路的产品是否正常时,代 替充电电池而使用模拟电池电路。专利文献3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在连接了电 池组和负载的状态下,通过切换连接器,电池组一侧的漏电检测电路检测是否 在电池组一侧和负载一侧中的某一侧产生了漏电。
【专利文献1】特开2000-97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1334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8-580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笔记本PC的制造工序中,谋求减少在电源测试中使用的测量仪器,轻 测试者的负担实现成本降低,以及简化测试方法来缩短制造周期。但是,在现 有的测试方法中,需要在成为测试对象的笔记本PC的外部准备测试设备,并 且需要由测试者进行用于测试的布线,因此,无法充分满足要求。另外,在电 源测试的期间,需要测试者监视测试状态并进行操作,因此,无法从成为测试 对象的笔记本PC的旁边离开。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用特别的测量仪器地进行计算机的电源 测试的方法。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进行减少了测试者操作 的计算机电源测试的方法。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以执行这样的电 源测试的电池组以及计算机系统。
本发明提供对可以搭载电池组的计算机进行测试的方法。从计算机向电池 组发送用于测定测试电流的测试命令。计算机向电池组发送测试命令的契机可 以是来自与外部连接的电源测试器的指示,或者还可以是作为计算机一部分的 键盘的输入。取得测试命令的电池组转移到测试模式。测试模式是仅在电源测 试时执行的工作模式,与在电池组输出时进行工作的通常模式不同。并且,在 电池组与计算机之间流过测试电流。电池组可以在测试模式下进行工作,来测 定向计算机提供的测试电流。
结果,即使不使用目前在计算机外部准备的用于测定测试电流的电流测定 器、电流记录器,也可以进行计算机的电源测试。另外,可以省去由测试者连 接电流测定器、电流记录器的麻烦。在测试模式下工作的电池组,通过将电流 的测定范围以及采样条件或者其中的某一方,从通常模式下进行变更,能够以 电源测试所要求的精度测定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荡器装置、光偏转器以及使用光偏转器的光学器械
- 下一篇: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