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器运行方法和激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38024.2 | 申请日: | 2009-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U·古布勒;M·谢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丹加工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G02B27/09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辛 |
| 地址: | 瑞士凯***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器 运行 方法 激光 装置 | ||
1.借助于激光束用于工件加工和/或者连接的方法,带有一有效 功率激光器和一导向瞄准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发射不同波长的有效激 光束(2)和导向激光束(3),其中有效功率激光器和导向瞄准激光 器的激光束(2,3)借助于一激光光学系统(4)用可自由确定的、 相互重叠的、位置和形状相同的光束图案(6,6′)被投影到工件(5, 5′)上,其特征在于,光束图案(6,6′)的形状用至少一集成在激光 光学系统(4)中的衍射光学元件(7)确定,其中要么衍射光学元件 (7)被用于两个激光束(2,3),并且在衍射光学元件(7)之后导 向激光束(3)的较小的光束横截面被与有效激光束(2)的较大的光 束横截面相匹配,要么其中使用两个不同构成的衍射光学元件(7), 并且每一衍射光学元件(7)被分配给两个激光束(2,3)的一个, 所述衍射光学元件(7)将导向激光束(3)的光束横截面和有效激光 束(2)的光束横截面相互匹配,以使在工件(5,5′)上光束图案(6, 6′)的大小大致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向激光束(3) 对在衍射光学元件(7)和工件(5,5′)之间的部分程长被与有效激 光束(2)分离,并且在分离之后导向激光束(3)在横截面上被扩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向激光 束(3)的光束横截面在与有效激光束(2)分离之后借助于作为光束 扩大装置的、相互间隔的、到偏转装置(8,9)的间距可改变的平面 转向镜(10,11,13)被扩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向激光束(3) 相对于有效激光束(2)用依赖于波长的镜(8,9)被偏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向激光束(3) 的光束横截面在工件(5,5′)上与有效激光束(2)的光束横截面相 匹配。
6.带有一有效功率激光器和一导向瞄准激光器借助于激光束用 于工件加工和/或者连接的装置(1),所述激光器发射不同波长的有 效激光束(2)和导向激光束(3),其中激光光学系统(4)将激光 束(2,3)对准工件(5,5′),并且激光光学系统(4)对准有效功 率激光器和导向瞄准激光器的激光束(2,3),并且用相互重叠的、 位置和形状相同的光束图案(6,6′)投影到工件(5,5′)上,其特 征在于,激光光学系统(4)为了确定光束图案(6,6′)的形状至少 具有一衍射光学元件(7),并且为了确定光束图案(6,6′)的相同 的大小具有一光束扩大系统,其中光束扩大系统将导向瞄准激光器 (3)的光束图案(6′)的大小与有效功率激光器(2)光束图案(6) 的大小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衍射光学元件(7) 构成固定的衍射光学元件(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衍射光学元件(7) 构成变化的衍射光学元件(7)。
9.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 于,光束扩大系统具有对在衍射光学元件(7)和工件(5,5′)之间 的部分程长用于导向激光束(3)与有效激光束(2)分离的光束偏转 装置(8,9)。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束扩大系统具 有用于导向激光束(3)的光束横截面扩大的光束扩大装置(10,11, 13)。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激光束(3) 从有效激光束(2)的输出耦合和/或者导向激光束(3)到有效激光束 (2)的输入耦合用作为光束偏转装置(8,9)的依赖于波长的镜(8, 9)来实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激光束(3) 在输出耦合之后用作为扩大装置(10,11,13)的两个平面转向镜(10, 11,13)进行扩大,所述平面转向镜相对于偏转装置(8,9)的间距 可变化地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丹加工技术公司,未经莱丹加工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0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