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动超程调节的继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37882.5 | 申请日: | 2009-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7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蒂姆·哈斯诺尔;库尔特·T·扎伯克;戴维·G·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50/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飞 |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调节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电磁继电器。更确切地说,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含电 触头的自动超程调节的继电器促动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磁促动的电开关。传统的继电器包括静触头和与该静 触头相一致的动触头。当所述继电器被电磁促动时,所述动触头接合所述 静触头或从所述静触头脱离,以分别关闭或打开电路。
传统的继电器具有基座、外壳、继电器线圈、衔铁、推动器以及接触 系统。所述基座和外壳是由电绝缘材料做成的并支承和封闭继电器的可操 作性的电磁部分。继电器线圈具有线圈以及连接到所述倾斜衔铁以使衔铁 移动的能使磁通过的铁芯。所述线圈是具有与所述铁芯的横截面对应的矩 形内部横截面的圆柱形中空构件,并被弹性装载以当所述线圈断电时返回 到指定的位置。所述推动器连接所述倾斜衔铁和所述接触系统。
当制造继电器时,所述继电器静触头弹簧和动触头弹簧被设定成以当 闭合时共同接触。所述动弹簧和静弹簧包括用作接触的共同点的的金属片 或金属接头。所述金属接头吸收由促动力、电弧、反复运动以及其他恶化 因素引起的磨损和撕裂。为了说明由于重复使用引起的恶化,必须提供一 种超程调节。该过程包括操作所述触头弹簧,这些触头弹簧一般由铜、铜 合金或相似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接触弹簧必须手动弯曲、扭转、扭曲或 其他方式操作以试图为多个接触弹簧设定均匀的超程位置。由于金属接触 弹簧的机械特性,很难实现可靠的和精确的超程设置。
解决的问题是自动实现电磁继电器中的接触弹簧的均一超程调节的装 置和系统所需要的。
发明内容
该解决方案是通过电磁继电器得以提供的。该电磁继电器具有继电器 线圈、衔铁、推动器以及接触系统。所述衔铁通过所述继电器线圈被可枢 转地促动,并且被连接到所述推动器的尾端以驱动所述推动器的前向边从 而操作所述接触系统。所述接触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静触簧和具有使所述静 触簧和所述动触簧分开的间隙的至少一个动触簧。所述动触簧在第一端被 连接到所述推动器以及在第二端被连接到第一枢转点。当所述衔铁枢转 时,所述衔铁响应于由所述继电器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使所述推动器在所述 前向位置和所述返回位置之间进行线性运动。所述静止弹簧具有连接到基 座的点,并且包括邻近所述基座部分的静止弹簧中的挠曲点。所述推动器 的运动使一个静触簧和所述动触簧接合或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继电器操作机构的透视图;
图2是继电器操作机构的立面图;
图3是组装的继电器的透视图;
图4和图5图示所述动触头的超程调节设备。
无论在任何可能的地方,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在所有的附图中被用来指 的是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1,电磁继电器操作机构10包括接触装置12和牢固地安 装在基座28上的继电器线圈14。继电器线圈14在可动铰接衔铁16上工 作以使衔铁16在两个位置之间运动,一个位置对应于通电状态下的继电 器线圈14,一个位置对应于断电状态下的继电器线圈14。衔铁16通过推 动器18被连接到接触装置12。接触装置12包括一组静触簧26和一组动 触簧20。动触簧20在一端处被连接到推动器18并且在相对端处被连接到 枢转点38(例如,参见图2)。衔铁16响应于由螺线管产生的促动力线性 运动到前向位置和返回位置。当被驱动到所述前向位置时,动触簧20分 别在接触端22、24处接合静触簧26。可动接触端22距离所述静止接触端 24的间隔在制造过程中被初始设定,这将在下面予以解释。接触装置12 还包括提供继电器外壳66的外部上的电端接点的外部连接端子42(例 如,参见图3)。另外,基座28具有穿过继电器外壳66的外部端接点 34,用于将继电器线圈14互连到控制电路或其他电压源(未示出)。在图 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接触装置12被图示为两极继电器,即,与两组动触 簧20连接的两组静触簧26以控制两组独立的外部连接端子42。本领域内 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两极继电器机构仅是示例性的,以及在本发明的范 围内更多或更少的电极可以使用在此公开的操作机构10得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7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致动的吸入器致动器
- 下一篇:用于配送色浆的装置、设备以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