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7175.6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昌;张英伦;余荣侯;邱士哲;周宗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45/04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尤指一种结构简化及可使整体体积缩小的流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于各领域中无论是医药、计算机科技、打印、能源等工业,产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发展,其中微泵、喷雾器、喷墨头、工业打印装置等产品所包含的流体输送结构为其关键技术,是以,如何藉助创新结构突破其技术瓶颈,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请参阅图1A,其是现有的微泵结构的剖面示意图,现有的微泵结构10是由阀体座11、阀体盖体12、阀体薄膜13、微致动器14及盖体15所组成,其中,阀体薄膜13包含入口阀门结构131及出口阀门结构132,阀体座11包含入口通道111、出口通道112、密封环113以及出口暂存腔114,阀体盖体12与微致动器14间形成一压力腔室123,阀体盖体12包含入口阀门通道121、出口阀门通道122、入口暂存腔124以及密封环125,阀体薄膜13设置在阀体座11与阀体盖体12之间。
当一电压作用在微致动器14的上下两极时,会产生一电场,使得微致动器14在此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当微致动器14朝箭号a所指的方向向下弯曲变形,将使得压力腔室123的体积增加,因而产生一吸力,以使阀体薄膜13的入口阀门结构131开启,液体可自阀体座11上的入口通道111被吸取进来,并流经阀体薄膜13的入口阀门结构131、入口暂存腔124及阀体盖体12上的入口阀门通道121而流入压力腔室123内(如图1B所示),反之当微致动器14因电场方向改变而朝箭号b的方向向上弯曲变形时,则会压缩压力腔室123的体积,使得压力腔室123对内部的流体产生一推力,并使阀体薄膜13的入口阀门结构131、出口阀门结构132承受一向上推力,而出口阀门结构132将开启,并使液体由压力腔室123通过阀体盖体12上的出口阀门通道122、阀体薄膜13的出口阀门结构132以及出口暂存腔114,而从阀体座11的出口通道112流出微泵结构10外,因而完成流体的传输过程(如图1C所示)。
虽然现有的微泵结构10能够达到输送流体的功能,且通过阀体座11的密封环113与入口阀门结构131相抵顶,使位于凹槽内的密封环113顶触阀体薄膜的入口阀门结构131而产生一预力(Preforce)作用,使得入口阀门结构131在未作动时于阀体座11的下表面形成一间隙,以及阀体盖体12的密封环125与出口阀门结构132相抵顶,出口阀门结构132亦通过将密封环125设至于凹槽中的相同方式与阀体盖体12的上表面形成一间隙,有助于流体释出时产生更大的预盖紧效果以防止逆流,但是整体体积因其组成结构的关系并无法缩小,且整体的组成结构较复杂。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的技术缺失的流体输送装置,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流体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流体输送装置整体体积因其组成结构的关系无法缩小,且组成结构较复杂等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流体输送装置,用以传送一流体,其包含:阀体座,其具有出口通道;阀体盖体,其部分与阀体座堆叠结合,且具有入口通道及压力腔室;阀体薄膜,其设置于阀体座及阀体盖体之间;致动装置,其外围固设于阀体盖体;入口密封构件,其设置于阀体盖体与致动装置之间,且具有入口阀门,入口阀门设置于压力腔室及入口通道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流体输送装置,用以传送流体,其包含:阀体座,其具有出口通道;阀体盖体,其部分与阀体座堆叠结合,且具有入口通道及压力腔室;出口密封构件,其设置于阀体座及阀体盖体之间,且具有出口阀门,出口阀门与阀体座相抵触;致动装置,其外围固设于阀体盖体;入口密封构件,其设置于阀体盖体与致动装置之间,且具有入口阀门,入口阀门设置于压力腔室及入口通道之间。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的微泵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压力腔室膨胀状态示意图。
图1C是图1A的压力腔室压缩状态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阀体座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C是图2A所示的阀体盖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D是图2A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2D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压力腔室膨胀状态示意图。
图3C是图3A的压力腔室压缩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装置未作动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7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起动机的拨叉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