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水解制备钛白粉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36931.3 | 申请日: | 200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侯盛东;程晓哲;杜剑桥;陈新红;田从学;税必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明星;杨 静 |
| 地址: | 617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水解 制备 钛白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浓钛液水解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影响硫酸法钛白质量的工序有很多,而水解是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这已为行业所公认。晶种的形态、形貌及结构决定了水解生成物偏钛酸的质量,同时在根本上决定了最终产品质量的提升空间。当偏钛酸质量较好时,在良好的盐处理及煅烧状态下,可以得到指标优异的产品;当偏钛酸质量稍差时,通过调整盐处理及煅烧制度可以弥补水解所带来的不足;但当偏钛酸质量较差时,盐处理及煅烧制度等后续工序的调整却无法弥补水解所造成的缺陷。因此,水解工序是制备高质量钛白产品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目前,水解技术按晶种生成方式分类有自生晶种水解和外加晶种水解,按操作压力分类有常压水解和微压水解。国内多采用自生晶种常压水解技术。与水解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专利很多。
《钛白粉生产中操作条件对水解过程的影响》(无机盐工业,2006年2月第38卷第2期,p25~28)对搅拌速度、加料速度、加热时间、底水量等进行了研究。
标题为“一种用于生产钛白粉的水解晶种的制备方法”的第200610039318.6号专利申请公开了外加晶种用水解晶种的制备方法。
在上述文献报道及其它相关文献中,几乎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即,浓钛液质量,而在所采用的各项指标中,FM值为最关键和重要的指标。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制备晶种水解,浓钛液的质量好坏对水解得到的偏钛酸及成品的质量均起了决定性作用。当前,行业中对浓钛液质量的考核和判断指标为总钛含量、三价钛含量、铁钛比、F值(即,酸比值,为钛液在中和至pH值为3.0~4.0的过程可释放出的硫酸质量与浓钛液中的TiO2质量之比)、残渣含量和稳定性。这些均为基本指标,实际生产过程中,其波动均在许可范围内。当浓钛液的指标稍有波动时,往往会造成产品质量的大幅波动,这是当前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普通存在的现象。如采用酸溶性钛渣或成分复杂的钛矿制备钛液时,产品质量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而用于判断浓钛液质量的常规指标却无法反映出钛液的这种内在变化,进而难以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水解制备钛白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浓钛液和底水预热至一定温度;将浓钛液卸料加入到底水中的同时,持续均匀地向水解混合物料中加入调节剂;钛液卸料结束后,通过水解制得偏钛酸,经过后续工序制得钛白粉。优选地,将浓钛液和底水预热至96±1℃。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调节剂用于中和浓钛液中的硫酸,并且所述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优选地,调节剂以液态形式添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通过水解制备钛白粉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水解偏钛酸的质量,提高水解率等。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浓钛液和底水预热到一定温度,优选地预热到96±1℃,其中,所述底水为脱盐水;(B)在将浓钛液卸料加入到底水中的同时,持续均匀地向水解混合物料中加入调节剂;(C)钛液卸料结束后,按照常规水解方法制得偏钛酸,经过后续工序制得钛白粉。
在步骤(B)中采取在水解过程中向混合物料中加入调节剂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浓钛液中过量的硫酸,以利于水解初期晶核形态的优化,为后期离子在晶核上的聚集和定向排列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水解体系中,除了存在硫酸的离解平衡外,还存在更复杂的钛液水解生成各种结构形式聚集物的反应。体系中硫酸含量的高低,将影响到这种聚集物的形态和结构,进而影响到最终成品粒子的微观形貌。水解过程中,调节剂以液态形式加入较以固态形式加入更易于实现稳定控制。在本发明中,所述调节剂为以溶液或者固体形式存在的碱,例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步骤(B)中调节剂的加入量由所要求的FM值决定,调节剂的添加量取决于使浓钛液的FM值达到1.65~1.75所需要的量。此处的FM值与目前钛白生产中采用的F值不同。FM值的检测方法为:取一定量浓钛液,用碱中和至pH值为7.0,由消耗的碱量计算出硫酸含量,硫酸含量与浓钛液中二氧化钛含量之比即为FM值。目前钛白生产中,FM值几乎高于1.75。采用FM值控制浓钛液质量指标,可以避免或减弱由于钛原料质量或酸解率变化对水解带来的不利影响。
制备方法中的其它工艺参数为常规选择,是钛白水解工艺常用的工艺参数,如步骤(A)中浓钛液及底水的预热温度为96±1℃,以及浓钛液与底水的比例、时间参数等。
以下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控制气体轴承姿态的装置
- 下一篇:带阻尼节流器和液容的电液伺服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