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黄河凌汛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36694.0 申请日: 2009-05-13
公开(公告)号: CN101550685A 公开(公告)日: 2009-10-07
发明(设计)人: 靳胜福 申请(专利权)人: 靳胜福
主分类号: E02B3/00 分类号: E02B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22250内蒙***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黄河 凌汛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江河治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治黄河凌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而高纬度气温低。黄河干流特有的“几”字形河道,使它所跨纬度的幅度较大,南北河段气温的差异明显,从而造成河水封冻和解冻的时间先后错开:纬度较高的地方,河流冬季结冰早而春季解冻晚;纬度较低的河段,冬季结冰晚而春季解冻早,这是黄河形成凌汛的主要原因。

黄河凌汛的危害性严重,河道封冻后,阻拦了部分上游来水,使河槽的蓄水量不断增加,水位上涨,解冻开河时,部分被拦蓄的水量急剧释放出来,向下游推移,沿途冰水增多,形成凌峰。凌峰自上而下传播时往往是一个递增的过程,凌汛期的水位由于冰凌施加水流的阻力作用,相同流量的水位比无冰期高。凌情严重年份,局部河段水位壅高,造成滩区漫滩,堤防出现坍塌、管涌、渗水等险情,甚至发生决口。凌汛洪水虽不如主汛期洪水量大,但在水流的动力作用下,对河道、堤防工程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历年来,我国对于凌汛的防治主要是采取防、蓄、分、排四种措施。防,就是组织强大的防凌队伍,防守大堤,排查隐患,若遇险情,立即抢护;蓄,就是利用干流上的大型水库,把上游来水蓄积起来,发挥截水拦沙的双重功效,在减少上游地区解冻之前的来水量的同时,尽量缓解下游河道的淤积,从而降低河道水位,增加大堤保险系数;分,就是利用沿黄分洪工程和涵闸,分泄凌水,减轻对大堤的压力;排,则是在容易形成卡冰的狭窄河段炸碎冰盖,打通溜道,使上游来冰顺利下排。而在河道上冰坝形成,并严重威胁堤防安全的情况下,就要用飞机、大炮、炸药等炸毁冰坝,疏通冰水,促使凌洪下泄,确保安全度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黄河凌汛的方法,克服了凌汛防治方法上的缺点,彻底消除凌汛隐患。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防治黄河凌汛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黄河凌汛段上游开辟一条人工河,所述人工河位于黄河“几”字形下方部位,连贯黄河东西;所述人工河的西边起点和东边终点的选择是根据地势,利用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走势,有利于河水的流向;所述人工河的流经地区与凌汛段存有温差,所述人工河的流经地区的温度高于凌汛段。

当黄河上游冰雪融化,较高温度的水流至黄河“几”字形下方部位时,为防止水流继续下流到高纬地区,阻止融冰水加河槽蓄水挟带大量冰块急剧下泄,致使水鼓河开,形成冰坝阻塞河道,水位陡涨,甚至漫滩偎堤,造成严重的凌汛灾害,在此处开挖人工河,将水流引开,阻拦了部分上游来水继续下流。

所述人工河河口处设有能控制凌汛段水位的水坝,该水坝上设有多个水闸,根据河水的流量来决定水闸的开放个数;所述水坝设于河水必经之路,以防河水改道。

所述水坝具有旱能灌溉,涝能分洪的功能,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所述水闸能保证船只的通行,必要时设有船闸,由此所述人工河也可作为运输的便捷通道。

所述人工河可以借用黄河凌汛段下游的自然河加以修改而成,例如乌兰木伦河或是秃尾河,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从根本上解决了黄河凌汛的隐患,节省了国家的财政支出,避免了国家和人民的经济损失,人工河水坝的设置具有旱能灌溉,涝能分洪的功能,且可以方便船只通行,利用水闸的调节凌汛段的水位升降,确保了黄河凌汛段的原生态,利国利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防治黄河凌汛的方法是在黄河凌汛段上游开辟一条人工河,所述人工河位于黄河“几”字形下方部位,连贯黄河东西;所述人工河的西边起点和东边终点的选择是根据地势,利用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走势,有利于河水的流向;所述人工河的流经地区与凌汛段存有温差,所述人工河的流经地区的温度高于凌汛段。所述人工河河口处设有能控制凌汛段水位的水坝,该水坝上设有数个水闸,根据河水的流量来决定水闸的开放个数。所述水坝设于河水必经之路,以防河水改道;所述水坝具有旱能灌溉,涝能分洪的功能;所述水闸能保证船只的通行,必要时设有船闸。所述人工河可以借用黄河凌汛段下游的自然河加以修改而成,例如乌兰木伦河或是秃尾河,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胜福,未经靳胜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