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局域网的数字语音传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35666.7 | 申请日: | 200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华;曹忻军;施亮;金日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L12/28;H04J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局域网 数字 语音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号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局域网的数字语音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图1中示出了常见的基于以太网传输协议的、传统星型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在该拓扑结构中,多个终端设备102之间通过一个数据交换设备101实现基于各种协议的数据包交换,根据以太网传输协议,由于各个终端设备102与数据交换设备101之间的传输电缆在数据率为100Mbps情况下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00米,所以这种拓扑方式比较适合于类似网吧、办公室等终端设备较为集中、并且各终端设备独立应用的场合。
采用传统星型局域网的拓扑结构进行数字信号通信,所有的终端设备102都需要分别与数据交换设备101进行物理连接,但是,一般而言,各个终端设备102与数据交换设备101的物理距离长短不一,这导致了在实际应用场合下布线非常繁琐。
另外,在例如需要对从多个终端设备102输入的语音进行混音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从各个终端设备102输入的语音都是通过数据交换设备101转发给中央控制设备104进行混音的,而由于语音数据的播放对于连续性要求很严格,因此,一般采用深存储的方式来保证对来自各个终端设备102的用作混音的语音信号进行同步,即,在中央控制设备104上设置一个深度语音数据缓存区,当网络中存在的突发性数据拥堵而导致音频数据包到达滞后时,由于中央控制设备104用于混音的音频数据是经过深缓存的若干毫秒之前的数据片段,所以突发数据滞后不会对声音的连续性造成影响,从而解决了音频传输的连续性问题。但是,采用这样的深缓存方案会导致音频的延时,延时的长度取决于预先设定的用于深存储的缓存区大小,缓存区越大,音频数据的连续性就越好,但是延迟也越大,所以这种方案无法满足同时对连续性和延时特性能要求严格的应用场合(诸如进行实时语音传输的应用场合)。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基于局域网的、语音数字化传输系统,从而提供高品质的数字化语音传输。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的下述各个方面和由所附独立权利要求限定的方案可以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和/或从属权利要求进行任意可能的适当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局域网的数字语音传输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202-1,202-2,……,202-n和中央控制设备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202-1,202-2,……,202-n串联连接,并且所述中央控制设备201与所述串联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的最前端的一个终端设备202-1相连,其中来自各个所述终端设备的音频信号被串联地上行传输至所述中央控制设备,并且来自所述中央控制设备的音频信号被串联地下行传输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通过在局域网内串行级联中央控制设备和多个终端设备,在中央控制器201的串行级联器A中产生基准时钟和同步信号、并将其应用于系统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并且在多个终端设备202向中央控制设备201传输音频数据包的过程中、在各个终端设备202处分散地进行动态地串行排序,从而避免了传统星型局域网连接下所有终端设备均向中央控制设备发送数据包时产生的拥堵阻塞,能够同时满足系统对语音连续性和延时性的严格要求。同时,由于该系统采用了串行级联的连接方式,使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布线和布局更加方便、并极大地降低了施工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下面的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解释,以下示例仅仅是作为一种示例而非意于限制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传统局域网星型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数字语音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数字语音传输系统中采用的中央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数字语音传输系统中采用的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5上述中央控制设备中采用的串行级联器A的结构框图;
图6上述中央控制设备中采用的串行级联器B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利用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数字语音传输系统结构实现的用于实现讨论功能的混音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5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一氧化碳与硫化氢制备羰基硫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纺织导纱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