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触片和电流保护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34965.9 | 申请日: | 2009-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0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德 | 
| 主分类号: | H01H71/12 | 分类号: | H01H71/12;H01H71/18;H01H71/50;H01H7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触片 电流 保护 | ||
1.一种动触片,包括簧片本体(41)和固定在簧片本体(41)上的动触点(42);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本体(41)包括一个基部(411)、一个电连接部(412)、和两个弹性部(413);所述动触点(42)设置在所述基部(411)上;所述电连接部(412)为平直片状,其一端与所述基部(411)一侧端的中间部位相连,其另一端(4121)作为定位端;所述两个弹性部(413)对称设置在所述电连接部(412)的两侧,两个弹性部(413)的形状相同,均为V形的折弯片状,所述各弹性部(413)的一端与所述基部(411)连接,所述各弹性部(413)的另一端(4131)作为定位端,所述各弹性部(413)的弯曲处作为折弯区(4132);所述电连接部(412)与两个弹性部(413)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关中的动触片,其特征在于:该动触片由不锈钢制成;所述电连接部(412)的定位端(4121)长出所述两个弹性部(413)的定位端(4131);所述各弹性部(413)的折弯区(4132)位于其中间部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开关中的动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412)包括电连接部本体(4122)和定位端(4121),其定位端(4121)的末端处设有防脱阻挡区(41211),所述防脱阻挡区(41211)的宽度大于所述电连接部本体(4122)的宽度;所述各弹性部(413)的定位端(4131)的末端处沿着距离所述动触片基部(411)从近到远的方向依次设有阻挡区(41311)和定位区(41312),所述阻挡(41311)的宽度大于所述定位区(41312)的宽度(41312)。
4.一种电流保护器,包括壳体(1)、第一接线端子(2)、第二接线端子(3)、动触片(4)、按压手柄(5)和为按压手柄(5)提供复位弹力的弹性件(6);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触片(4)包括簧片本体(41)和固定在簧片本体(41)上的动触点(42);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本体(41)包括一个基部(411)、一个电连接部(412)、和两个弹性部(413);所述动触点(42)设置在所述基部(411)上;所述电连接部(412)为平直片状,其一端与所述基部(411)一侧端的中间部位相连,其另一端(4121)作为定位端(4121);所述两个弹性部(413)对称设置在所述电连接部(412)的两侧,两个弹性部(413)的形状相同,均为V形的折弯片状,所述各弹性部(413)的一端与所述基部(411)连接,所述各弹性部(413)的另一端(4131)作为定位端(4131),所述各弹性部(413)的弯曲处作为折弯区(4132);所述电连接部(412)与两个弹性部(413)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动触片(4)中电连接部(412)的定位端(4121)固定在壳体(1)中、且与第一接线端子(2)电连接;所述动触片(4)中各弹性部(413)的定位端(4131)固定在壳体(1)中;
所述按压手柄(5)包括柄部(51)、和用于按压所述动触片(4)中各弹性部(413)折弯区(4132)的按压部(52);所述按压部(52)的形状与所述动触片(4)的形状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52)在将施加在柄部(51)上的外力传递给所述各弹性部(413)折弯区(4132)后,所述折弯区(4132)在发生形变弯曲的同时,带动所述电连接部(412)和基部(411)移动,从而使得基部(411)上的动触点(42)与第二接线端子(3)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4)由不锈钢制成;所述电连接部(412)的定位端(4121)长出所述各弹性部(413)的定位端(4131);所述各弹性部(413)的折弯区(4132)位于其中间部位处;所述弹性件(6)设置在所述按压手柄(5)的柄部(51)与壳体(1)之间,其一端抵在所述壳体(1)上,另一端抵在所述按压手柄(5)的柄部(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德,未经张敏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49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外圆磨床加工中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