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区扩容频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34912.7 | 申请日: | 200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0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02 | 分类号: | H04W16/02;H04W16/18;H04W16/22;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魏杉 |
| 地址: | 250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扩容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对小区的基站进行频率扩容技术。
背景技术
GSM蜂窝式无线网包括多个地面基站,当移动终端位于一个基站的小区时,该移动终端可以访问该基站。随着移动终端数量的急剧增加,现有网络中的基站可能无法承载、处理过多的通信业务;因此,需要对网络进行改造,以实现网络的扩容。
现在网络扩容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基站的方法:通过增加基站,能够增加网络中可以容纳的终端的数量,从而达到网络扩容的目的。但是采用这种扩容的方法,建设成本会较高。另一种是增加基站频率的方法:增加基站发射/接收信号的频谱范围,即增加基站发射/接收信号的频点,从而使得基站可以同一时间与更多的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达到网络扩容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基站频率扩容采用一种基于切换统计的频率规划方法,该方法依赖于现网中定义的小区切换关系以及小区间的切换统计,只能在定义了切换关系的小区内进行干扰评估,从而选择扩容的频点,对小区进行频率扩容。因此,对于没有明确切换关系的小区、或者切换定义不完整的小区、或者新开通的小区,则无法应用该方法选择出扩容的频点,进行小区频率扩容,只能采用人工方式来选择扩容频点进行频率扩容,既耗时耗力又导致扩容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扩容频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不必依赖于现网切换关系定义和切换统计选择扩容频点,提高频率扩容效率。
一种小区扩容频点的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待扩容小区的相邻小区;
对于每个相邻小区,确定该小区的各频点信号在该小区与所述待扩容小区的交界处的信号强度;
根据确定出的每个相邻小区的各频点信号在该小区与所述待扩容小区的交界处的信号强度,选择一个频点作为所述待扩容小区的扩容频点。
一种小区扩容频点的确定装置,包括:
相邻小区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扩容小区的相邻小区;
信号强度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每个相邻小区,确定该小区的各频点信号在该小区与所述待扩容小区的交界处的信号强度;
扩容频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每个相邻小区的各频点信号在该小区与所述待扩容小区的交界处的信号强度,选择一个频点作为所述待扩容小区的扩容频点。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对于待扩容的小区,计算与其相邻小区在小区交界处的各频点的信号强度,而该计算的信号强度反映了各相邻小区在各频点上对待扩容小区的干扰强度,这样就可以根据计算出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待扩容小区的扩容频点,即根据计算出的信号强度选择出对待扩容小区干扰相对比较小的频点作为待扩容小区的扩容频点。通过该确定扩容频点的方法,则不必依赖于现网切换关系定义和切换统计选择扩容频点;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其它频率扩容工具(通常计算方式非常繁复),其确定扩容频点的计算过程简单,可以快捷地作出扩容频率的选择,提高频率扩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小区A相邻小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小区A的扩容频点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小区i基站发射信号在与小区A的交界处的信号强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各相邻小区的各频点信号在与小区A交界处的信号强度,确定小区A的扩容频点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待扩容小区的扩容频点的装置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频率扩容技术,不依赖于现网的切换关系定义和切换统计,而是根据基站位置计算出相邻基站的干扰大小,从而规划出合理的基站扩容频率。采用该方法在提高扩容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频率规划的准确程度;并且对于新建基站的频率规划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4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