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失效保护地传输的方法、安全开关装置和控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4413.8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赫伯特·巴特尔;沃尔夫冈·斯特里普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2H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 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失效 保护 传输 方法 安全 开关 装置 控制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失效保护地 (sicherheitsgerichtete)传输信息的方法,其中将至少两个涉及信息 的电报作为第一电报通过第一信道和作为第二电报通过第二信道 从发送器传输至接收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操纵在控制单元上 的安全开关装置的方法。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安全开关装置,适合用 于失效保护地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及进行相反的传输,该安全开 关装置具有用于第一信道的第一数据线和用于第二信道的第二数 据线,该安全开关装置还具有用于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接收涉及信息 的第一电报和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接收第二电报的第一装置。与该安 全开关装置相对应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控制单元,适合用于失效 保护地将信息传输至安全开关装置及进行相反的传输,该控制单元 具有用于第一信道的第一数据线和用于第二信道的第二数据线,该 控制单元还具有用于在第一信道上发送/接收涉及信息的第一电报 和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接收第二电报的第三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为了在过程自动化中实现安全的现场总线通信,使用了 安全开关装置,如失效保护的传感器,其具有光栅、激光扫描仪、 双手键控器、脚踏垫等的功能。
根据现有技术,在失效保护系统中或者在将安全开关装置的数 据失效保护地传输至上一级的控制单元的情况下,根据IEC61 784-3附录A,Model(模板)B和C,双重发送了具有差错检测后 缀(Sicherungsanhang)的电报。因为此处将冗余地在两个电报中的 信息内容在两个不同的数据信道上或者在时间上滞后地一个接一 个地在一个数据信道上传输至接收器或者传输至控制单元,所以该 传输方法的缺点在于相对于数据量的较低的差错检测。
由此需要进一步的措施用来识别被干扰的数据。这可能借助于 循环冗余校验的校验和而得以实现。该校验和越长,则差错检测越 高。然而长的校验和延长了电报,以至于可能对控制系统的反应时 间造成不利影响。
在根据CAN-Bus(CanopenSafety)的解决办法中,同样地将 失效保护的信息双重地传输(符合ModelC)。
发明内容
由此就将信息冗余地在两条数据线上发送至接收器。本发明的 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失效保护地传输信息时 具有提高的数据安全性的方法。
在开头所述方法中,该目的由此实现,即为了识别出在传输期 间对信息产生影响的差错,至少从第一电报的第一子集中生成第一 识别码用于第二电报,该第一识别码在接收器中应用于测定包含在 第一电报中的信息的完整性。根据本发明,不像在现有技术中那样 在分开的数据线上再次传输需要保护的数据,而是生成第一识别 码,将需要保护的数据的一个所谓的散列值(Hash-Wert)通过第二 数据线来传输。在此有利的是,在不提高每个信道或者说每条导线 的数据量的情况下达到足够高的数据安全性。此外可以通过该方法 以有利的方式来满足这样的要求,即从发送器到接收器以及相反操 作的电报响应的反应时间很短。在小数据量,例如16比特信息的 情况下和在低波特率(小于1兆波特)的情况下该优点特别明显。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从第一电报的与第一子集 (Teilmenge)不同的第二子集中生成第二识别码用于第二电报。该 识别码通常是CRC值。CRC是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 余校验)的缩写。该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来自信息技术的方法,用 于确定用于数据的校验值,以能够在传输数据时来识别出差错。通 过在第二电报中生成第二识别码,也就是另一个CRC校验值,再 次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安全性。所以为了验证无差错性 (Fehlerfreiheit)而延长该CRC校验值。
为了在接收器中简化地和更快速地分配(Zuordnung)电报, 如果生成连续的数字用于第二电报,则这是有利的。如果附加地生 成连续的数字用于第一电报以用来在接收器中分配电报,则使分配 进一步得以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44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