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凝土模板的止挡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3523.2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T·福塞尔;F·洛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喜利得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6 | 分类号: | E04G1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 斐 |
地址: | 列支敦*** | 国省代码: | 列支敦士登;L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凝土 模板 止挡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所述类型的用于混凝土模板的止挡体。
背景技术
由EP 0 971 084 A1已知一种用于混凝土模板的止挡体,它具有一个带有圆柱形外壁的基体,其中该基体具有一个用以安装在结构部件上的底部。在外壁中,在一隔板上方设置有开口,加强筋网垫可以通过金属丝固定于其上。这里,外壁在其背向底部的那端的端面用作加强筋网垫的支承面。此外,外壁还形成一个用于混凝土模板的止挡面。在隔板中心还设置了一个套筒,它具有用于固定元件的通孔并确定出止挡体的固定轴线。
这种止挡体的缺点是,在模板壁安装期间在模板壁支靠到模板止挡上时,可能导致止挡体底部略微倾翻,从而使其支承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挡体,它对于模板壁具有更好的支承性能。
这个目的通过按本发明的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止挡体得以实现。据此,在该止挡体中,设置至少一个从基体伸出的支承元件,该支承元件在背向至少一个止挡面的方向上延伸,并具有至少一个用以安装在结构部件上的底脚,其中,止挡面到通孔的垂直于止挡面确定的距离小于底脚到通孔的垂直于止挡面确定的距离。通过这个措施,以更大的阻力抵抗止挡体倾翻,并显著改善其支承性能。
有利的是,设置至少两个支承元件,它们相对于由止挡面和通孔所确定的平面是镜像对称的,由此进一步改善止挡体的支承性能。
此外,如果支承元件具有一种扁平的三角形造型,则是有利的,由此可以节省材料而不损失稳定性。支承元件例如设计成壁段。
如果基体具有横截面呈圆形的周壁,支承元件从该周壁沿切向伸出,则也是有利的。由此,止挡体在垂直于用于模板壁的止挡面的方向上得以扩展,并且它具有总体上基本呈三角形的横截面,由此便提高了其稳定性。
所述底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底脚的安装面有利地位于一个共同的平面内,从而能够使得止挡体无倾斜地安装到结构部件的一个平面表面上。
如果两个支承元件通过一横向元件相互连接,则也是有利的,由此提高了止挡体垂直于由止挡面和通孔所确定的平面的稳定性。
此外有利的是,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加强钢筋的托架,该托架从止挡体的周壁侧向伸出,从而能使加强筋网垫得到支承和连接。
按照一种工艺简单的结构设计,托架是直接构造在支承元件上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以多个实施例表示本发明。
附图表示:
图1按本发明的一种止挡体的透视图;
图2图1中的止挡体按标记II-II剖切的剖视图,其中还另外表示出了加强钢筋;
图3按本发明的另一种止挡体的透视图,带有加强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中表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止挡体10,例如模板止挡。该止挡体10具有一个横截面尤其是圆形的基体,其带有用以安装在结构部件(图中未画出)上的底部12。为此在底部上存在至少一个安装面。基体11具有一个用于固定元件(图中未画出)的通孔13,它确定出一条轴线A。在通孔13周围形成一个用于固定元件的支座14。这里,支座14是设置在一个从基体11伸出的套筒17上。
此外,所述止挡体10还具有一周壁15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模板壁30的止挡面16,其中,止挡面16至少部分可以由所述周壁构成。从止挡体10的周壁15侧向伸出的托架18用作加强钢筋40的支承面(见图2)。这里,托架18或者说由它所构成的加强钢筋40支承面基本上垂直于轴线A定向,并位于离平面E有一距离D处,该距离相当于止挡面16到通孔13的距离F的1.5至2倍,但是其绝对长度不超过2.5cm。此外,从基体11在背向止挡面16的方向上伸出两个构造为突伸尾端的支承元件20。这些支承元件20分别具有一底脚23,该底脚的用于结构部件的安装面与基体11底部12的所述至少一个安装面位于一个共同的平面E内。支承元件20具有一种三角形的(呈三角的)扁平造型,并分别具有一孔,用于加强钢筋40的捆扎元件41例如金属丝可以穿过此孔(特别参见图2)。相对于由止挡面16和通孔13所确定的平面S,支承元件是镜像对称地设置在基体上的。两个支承元件20通过一横向元件22相互连接并彼此加强。同时,托架18也通过该横向元件22得以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喜利得股份公司,未经喜利得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