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降血脂活性多酚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2244.4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魏玉西;徐传金;赵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03 | 分类号: | A61K36/03;A61P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脂 活性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藻中药理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具体内容为以海黍子为原料制备具有强降血脂活性的海黍子多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症,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1.5亿,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300万以上,约占因疾病导致死亡人数的50%。科学家最近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非常复杂,但人们普遍认为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简称TG)、磷脂及脂肪酸等。血脂高于正常人上限就称为高脂血症,由于血脂在血中是以脂蛋白形式存在运转的,故高脂血症亦可称为高脂蛋白血症。从脂质代谢各环节(消化吸收、转化、降解排泄),寻找有效的防治高脂血症的药物已成为目前的迫切任务。
海黍子是广布于我国沿海的一种褐藻。其中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polyphenols)是以间苯三酚为单体的聚合物,它作为具有拒食功能的海藻次级代谢产物,被认为是海藻最有效的化学防御物质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褐藻多酚类物质具有强抗氧化、抑菌以及消炎等活性。另外,中医认为高脂血症的主要病机为“痰凝湿阻”。海带和海藻能软坚化痰、利湿泄热。其利湿化痰之功,提示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但目前国内尚无关于海藻多酚作为降血脂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关于海黍子多酚的提取方法,由于海黍子藻体坚韧,采用传统方法难以提取完全且纯化困难。本发明以海黍子为原料采用液氮提取、透析分级的方法获得的多酚溶液,具有强降脂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以海黍子为原料制备强降血脂活性多酚的一种简便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海黍子制备强降血脂活性多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新采集海黍子以自来水洗净、沥干,除去杂质后切碎至2厘米左右,倒入液氮,快速研磨至粉状;
b.置上述得到的粉状海黍子入广口瓶内,立即加4~6倍体积浓度为86~92%的酒精,常温下避光、振荡提取48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滤渣用于多糖提取;
c.将滤液在40~45℃真空浓缩至1/8~1/4体积,浓缩液以相同体积石油醚萃取2次,收集水相;
d.将水相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2万的滤液并进行真空浓缩即得具强降血脂活性多酚溶液;
e.将上述所得多酚溶液采用FD法定量
与褐藻多酚现有分离、提取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采用液氮法处理海藻可最大限度破坏藻体从而提高多酚得率,采用超滤法可迅速获得适宜分子量段多酚。该法工艺简便,获得多酚纯度高,可用于降血脂药物或保健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例
一种强降血脂活性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新采集海黍子1kg以自来水洗净、沥干,除去杂质后切碎至2厘米左右,倒入液氮,快速研磨至粉状;
b.置上述得到的粉状海黍子入广口瓶内,立即加浓度为90%的酒精5L,常温下避光、振荡提取48小时。过滤,收集滤液,滤渣用于多糖提取;
c.将滤液在42℃真空浓缩至1L,浓缩液以相同体积石油醚萃取2次,收集水相;
d.将水相超滤,收集分子量大于2万的滤液并进行真空浓缩即得具强降血脂活性多酚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2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托盘式自动供料收盘设备
- 下一篇:一种驱动送料装置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