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中间支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2230.2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米田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0R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梅高强 |
地址: | 日本国静冈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中间 支柱 结构 | ||
本申请要求2008年4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11303为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结合在这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中间支柱结构,包括外板,内板,和加强构件。
背景技术
在设置在车辆中的中间支柱结构的相关技术中,加强构件、外板和内板中的每一个均形成为具有帽子状剖面,包括形成在车辆前侧的前侧凸缘、形成在车辆后侧的后侧凸缘和形成在它们之间的隆起部分。加强构件的前侧凸缘被插入外板的前侧凸缘和内板的前侧凸缘之间,以使得该三片前侧凸缘被整体焊接以彼此连接。加强构件的后侧凸缘被插入外板的后侧凸缘和内板的后侧凸缘之间,以使得三片后侧凸缘被整体地焊接,以彼此连接(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布No.2002-347655A。
根据如上所述的相关技术的结构,当车辆中间支柱结构被形成为具有如专利文献1图3所示的闭合截面时,车辆中间支柱结构的刚性和强度能够被增强。然而,作为内板前边缘的前侧凸缘朝向车辆前侧延伸直到加强构件的凸缘,并且作为内板后边缘的后侧凸缘朝向车辆后侧延伸直到加强构件的后侧凸缘。出于这个原因,内板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宽度(长度)变大,从而增加了内板的尺寸和车辆的重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中间支柱结构,能够减少其重量,同时保证其刚性和强度。并且,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中间支柱结构,能够容易地控制从车辆侧部施加的冲击载荷所导致的中间支柱的变形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中间支柱结构,包含:外板;内板;和第一加强构件,该第一加强构件形成为具有帽子状剖面,包括隆起部分、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在隆起部分前侧的前凸缘和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在隆起部分后侧的后凸缘,其中,第一加强构件的前凸缘焊接到内板的前边缘以形成第一连接部分,第一加强构件的后凸缘焊接到内板的后边缘以形成第二连接部分,第一加强构件的前凸缘设置有前延伸部,该前延伸部从在第一加强构件的前凸缘和内板的前边缘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分朝向车辆的前侧延伸,第一加强构件的后凸缘设置有后延伸部,该后延伸部从在第一加强构件的后凸缘和内板的后边缘之间的第二连接部分朝向车辆的后侧延伸,前延伸部焊接到外板以形成第三连接部分,后延伸部焊接到外板以形成第四连接部分。第一连接部分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被焊接部分,该第一被焊接部分成间隔地沿车辆的垂直方向排列,第二连接部分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被焊接部分,该第二被焊接部分成间隔地沿车辆的垂直方向排列,前延伸部和外板之间的第三连接部分可以包括多个第三被焊接部分,该第三被焊接部分成间隔地沿着车辆的垂直方向排列,后延伸部和外板之间的第四连接部分可以包括多个第四被焊接部分,该第四被焊接部分成间隔地沿着车辆的垂直方向排列,第一被焊接部分可以沿着车辆的垂直方向从第三被焊接部分偏移,并且第二被焊接部分可以沿着车辆的垂直方向从第四被焊接部分偏移。
具有上述构造,第一加强构件具有包括前凸缘、后凸缘和隆起部分的帽子状剖面,且内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分别焊接到第一加强构件的前凸缘和后凸缘。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加强构件和内板形成闭合剖面,并且可以限制第一加强构件的隆起部分在它的帽子状剖面的两侧壁(在车辆前侧的侧壁和在车辆后侧的侧壁)通过内板被彼此分离。结果,可以充分地改善包括加强构件和内板的中间支柱部分的刚性和强度。
此外,第一加强构件的前凸缘设置有从第一连接部分前侧延伸的前延伸部,且该前延伸部焊接到外板。第一加强构件的后凸缘设置有从第二连接部分朝向后侧延伸的后延伸部,且该后延伸部焊接到外板。因此,第一加强构件的前端和后端作为内板。通常,诸如第一加强构件的加强构件具有高强度。因此,即使在第三和第四连接部分中不使用内板,也可以保证第三连接部分和第四连接部分的刚性和强度。此外,与内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分别焊接到外板的前凸缘和后凸缘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内板在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宽度(长度),并且可以减少内板的尺寸。结果,可以减少车辆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2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电气布线单元
- 下一篇:送货车辆的送货停车的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