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31643.9 | 申请日: | 2009-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淼;韩爱兴;王海崴;程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淼 |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225721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储存 循环 热能 空腹 楼盖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能够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所述现浇空腹楼盖包括中间的薄壁箱体(1)、上翼缘板(4)、肋梁(3)、下翼缘板(5)和楼盖模板(7),所述薄壁箱体有多个且采用复合水泥浆现浇或由板材组装构成,所述薄壁箱体(1)的底板(12)有弧型凸起(13),所述弧型凸起的高度≤19毫米,所述底板外表面至少有三个弧型凸起(13),所述薄壁箱体(1)的底板(12)与顶盖(11)上开有相对的下孔和上孔,所述底板上的下孔与顶盖上的上孔通过封闭贯穿通道(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箱体(1)的侧边至少开有两个连通孔,所述薄壁箱体(1)通过插入相邻两侧连通孔的连接通道(2)连通,所述连接通道(2)穿过主梁(10)或肋梁(3),所述薄壁箱体及连接通道外表面均密封,所述空腹楼盖还包括外部送风管道、进气口、出气口、循环装置和太阳能装置或热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箱体(1)至少与相邻的两个薄壁箱体通过连接通道(2)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够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箱体之间的连接通道以串联、并联或复联的形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2)采用圆管或方管,所述穿过肋梁(3)的各连接通道长度<300mm,所述穿过主梁(10)的各连接通道(2)长度<1200mm,所述连接通道(2)的直径或边长≤主梁高度-80mm或肋梁高度-8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腹楼盖的下翼缘板(5)采用在薄壁箱体底板(12)与楼盖模板(7)间设置钢丝网或玻璃纤维布,然后渗入适量的混凝土砂浆将底板与钢丝网或玻璃纤维布浇注在一起形成,其板厚≤19毫米,所述薄壁箱体在空腹楼盖内形成“T字型”受力截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腹楼盖的下翼缘板(5)采用在薄壁箱体底板(12)与楼盖模板间(7)设置受拉钢筋,然后渗入适量的混凝土将底板与受拉钢筋浇注在一起形成,所述受拉钢筋≥¢6毫米,其板厚≥40毫米,所述薄壁箱体在空腹楼盖内形成“工字型”受力截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箱体(1)采用四块框体平板、一块上盖板(11)、一块至少带三个弧形凸起的底板(12)用结构件组合而成,所述上盖板(11)和底板(12)上开有对应的孔(6A、6B),所述孔中连接有贯穿管道(6),所述薄壁箱体板材采用水泥、粉煤炭或矿石粉、长度<20mm的短纤维采取“抄取法”工艺,经20次以上抄取、真空吸水、裁取、整形步骤成为不同规格形状的板或采取“流浆法”将高速调合的水泥、粉煤灰或矿石粉、短纤维复合水泥浆直接通过成型装置后采取真空吸水、裁取、整形步骤成为不同规格形状的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够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箱体(1)的板内在抄取法或流浆法的过程中添加有增强性玻纤布或钢丝网。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储存和循环热能的现浇空腹楼盖,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箱体板材采用无机复合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淼,未经王本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16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屋顶或墙面接缝的排水板材
- 下一篇:併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