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向分条双壁钢围堰止水施工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1623.1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进;王世玉;宿磊;王成生;张作森;曲俐俐;高永辉;陆连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分条双壁钢 围堰 止水 施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水中墩台施工形成干施工条件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为为水中墩台施工形成干施工条件的围堰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跨跃江、河、湖、海桥梁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加大,水中墩台施工普遍被采用。在各种工况下如何为水中墩施工形成干施工条件,是施工企业必须掌握的技术。
目前,为水中墩施工形成干施工条件的方法主要是围堰法,一般常用的有填土围堰、钢板桩围堰、钢吊箱围堰和钢套箱围堰。对于水深较大、承台埋入水底面以下一定深度的桥墩基础,一般只能采用双壁钢板桩围堰或钢套箱围堰。但是,地质地层结构复杂,大型水上施工船舶进不来,大型陆上起重设备上不去,待灌注桩施工完成后用成桩做支撑通过千斤顶下沉钢围堰时间来不及。在受水深、便桥承载能力和施工工期的限制的情况下,国内外贯用的水平分层下沉或整体下沉双壁钢围堰方案难以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为水中墩台施工形成干施工条件的围堰法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竖向分条双壁钢围堰止水施工工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竖向分条双壁钢围堰止水施工工法,采用竖向分条双壁钢围堰进行围堰止水施工,其施工工艺步骤如下:
(1)搭设水中施工便桥平台
(2)安装便桥上的龙门吊机
a.吊装龙门吊竖立门架支腿;
b.吊装龙门吊双横梁
(3)打设限位、支撑钢管桩
测量人员在钢平台上放出双壁钢围堰的位置,在两片钢围堰的接缝处内侧打设限位、支撑钢管桩;
(4)单片双壁钢围堰安装下沉
先安装上游一侧双壁钢围堰,充分利用水流力的作用,使其紧靠限位、支撑钢管桩准确下沉,然后安装两侧,最后安装下游双壁钢围堰;
(5)逐片双壁钢围堰下沉
当第一片钢围堰下沉到设计高程后,根据接缝止砂的钢闸板的结构要求和旋喷止水的注浆管的直径确定的两片钢围堰间距,然后,开始逐片下沉相邻的钢围堰;
(6)安装支撑架
a.安装下支撑架
安装打设加工的钢闸板后即可进行下支撑架的安装;
b.安装上支撑架
安装完成下支撑架后安装上支撑架;
(7)双壁钢围堰围堰内抽砂
用抽砂设备对围堰内进行抽砂,直至封底混凝土底面标高;
(8)水下浇注封底混凝土及接缝处理
用拌和站搅拌,罐车运输至现场,用导管法浇注水下封底混凝土;然后,对两片钢围堰的接缝进行处理,进行接缝处理时,采用模袋砼与二重管法高压旋喷注浆的方法;
(9)浇注承台、墩柱
拆除下支撑架后以钢围堰为支撑浇筑承台混凝土;拆除上支撑架中的支撑钢管后浇筑墩柱混凝土;
(10)双壁钢围堰拆除
承台、墩柱及连续梁混凝土浇注完后,即可拆除双壁钢围堰。
优选的是,所述的竖向分条双壁钢围堰为由内外壁板、腹板、接缝和水平支撑组成的矩形竖向分条钢围堰;该围堰体内腔为方形,每个竖向侧面分为4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竖向分条双壁钢围堰,单片重量和宽度可依地质结构、起重能力进行调整;接缝结合腔后处理,可降低下沉定位的精度要求,因而对设备要求低,施工简单易行,有着更好的适应性;竖向通长制作,省去现场接高工序,降低了水上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该工艺无需安装专用设备和搭设专用平台,可与灌注桩同时施工,大大的缩短工期。适用于起重能力受限制或地质条件复杂下沉深度和阻力大的水中桥墩为创造干施工条件的止水施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种竖向分条双壁钢围堰止水施工工法,采用竖向分条双壁钢围堰进行围堰止水施工,以哈大客运专线第二松花江特大桥1083#和1084#水中墩台为例,该桥址处水深9~12米,地质结构为:河床下5~7米为粉细砂,6~16米为砾石、漂石层并伴有地下暗河,16~58米为轴心抗压强度40~60Mpa的粉质泥岩和砂质泥岩。1083#、1084#墩位于第二松花江中,该处松花江水底140.8m~135.36m为细砂层,135.36m~129.16m为砾石层,129.16m以下为圆砾及泥岩。根据施工要求,钢围堰穿过5.44m的细砂层,嵌入砾石层4.56m,即钢围堰需沉入河床底面以下10m。
其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1)搭设水中施工便桥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1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