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卤阻燃PC/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0822.0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余鹏;郝源增;郝建鑫;任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从化市聚赛龙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广州京英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K13/02;C08K3/32;C08K5/49;C08K5/5415;C08L83/04;B29B9/06;B29B9/1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登潮 |
地址: | 5109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pc pet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卤阻燃PC/PE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热稳定性,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然而PC存在熔体粘度高、成型加工难、不耐油和溶剂等缺点。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结晶性材料,耐油性和耐溶剂性优异,然而PET单独使用时,存在耐热性差、力学强度不高等缺点。
目前国内对PC/PET复合材料研究不多,尤其关于阻燃PC/PET复合材料几乎没有。如,中国专利《一种PC/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074569.2,报道了一种PC/PE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一种PC/PE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019829.6,报道一种PC/PET合金片材的制备方法。以上两发明均没有涉及到PC/PE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研究。因此,如何通过配方设计制备出力学强度优良的无卤阻燃PC/PET复合材料,以替代PC或PC/ABS用于对阻燃性、耐油耐溶剂性、耐热性较高的领域,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相关途径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备容易、低成本、阻燃性好、耐油耐溶剂好、耐热性佳、力学性能优异的无卤阻燃PC/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卤阻燃PC/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上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
(1)PC 55-85%;
(2)PET 9-25%;
(3)相容剂 0-5%;
(4)增韧剂 0-6%;
(5)磷系阻燃剂 5-8%;
(6)硅系阻燃剂 2-4%;
(7)抗氧剂 0-0.5%;
上述各组分配方比例总和为100%;
(1)将PC、PET树脂于110℃-120℃鼓风干燥3-6小时;
(2)将干燥好的PC和PET树脂、相容剂、增韧剂、磷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抗氧剂依次加入搅拌机中,在300-500转/分的转速下搅拌混合3-5分钟;
(3)将上述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即得成品。加工工艺如下: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200-215℃,二区温度220-235℃,三区温度220-235℃,四区温度220-235℃,五区温度200-215℃,六区温度220-240℃,机头温度225-240℃,压力为11-17MPa,螺杆转速为250-400rpm;水槽温度20-40℃;切粒机转速为600-1000rpm。
所述的PC分子量为20000-30000g/mol。
所述PET的特性粘度为0.6-1.0dl/g。
所述相容剂为乙烯-马来酸酐-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中任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腈-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中任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磷系阻燃剂为无机磷系类阻燃剂、有机磷系类阻燃剂中任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硅系阻燃剂为聚硅氧烷共聚物、有机硅氧烷、苯甲基硅酮、硅酮中任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为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金属钝化剂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酯-乙烯类相容剂KT-22,所述的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类增韧剂罗门哈斯2678,所述的磷系阻燃剂为有机磷系类阻燃剂缩聚芳基磷酸酯PX-200,所述的硅系阻燃剂为有机硅氧烷类阻燃剂道康宁DC-8008,所述的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化剂1010。
本发明所述配方及工艺制得的无卤阻燃PC/PET复合材料采用ISO标准检测,性能如下:
密度: 1.20-1.25g/cm3
断裂伸长率: 120-220%
拉伸强度: 58-6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从化市聚赛龙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广州京英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从化市聚赛龙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广州京英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0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防护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动车后平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