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底质无淤泥条件下种植沉水植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30646.0 | 申请日: | 2009-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史加达;刘平平;柴夏;谢超;刘正文;韩博平;李传红;谭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水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33/0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质 淤泥 条件下 种植 植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硬底质无淤泥的园区人工水体、景观湖、自然湖泊的生态修复工程。其突出优点在于解决了植物鲜体移植时会漂浮在水面上的问题,它通过网袋将植物鲜体约束固定,配重石子使其与湖底紧密接触,便于沉水植物扎根的同时可以促进浮泥沉降。该方法具有可靠操作强、成本低廉的特点。
背景技术
由于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我国现存的城市景观湖、自然湖泊水质恶化,园区人工水体建成后不久水体透明度下降,失去景观功能,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生态修复工程占主导地位,沉水植物种植技术是生态修复工程的核心。沉水植物整株生活在水中,根,茎、叶都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其生长发育过程就是吸收水中营养物质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净化水质的过程,因此也有人们将沉水植物比喻为水体中的天然净化器,然而许多自然湖泊受风浪影响底泥沉降不均、城市景观湖疏浚清淤后底泥严重缺乏、园区人工水体大多用混凝土构筑,在这些环境下缺乏植物着根所需要的条件,造成沉水植物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硬底质无淤泥条件下种植沉水植物的方法,通过种苗的选择并配合种苗种植载体进行配重种植,该方法不需要覆土,在硬底质无淤泥条件下解决了沉水植物着根难这一问题,使成活率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硬底质无淤泥条件下种植沉水植物的方法,包括种苗的选择、种植载体的制作及种植的方式三个方面。
所述的种苗的选择是黑藻、伊乐藻。
所述的种苗种植载体的制作是将一个直径约为40厘米的竹圈衬在网目为2厘米×2厘米聚乙烯网袋中。
所述的种植的方式是将1.5公斤植物和直径4厘米重500克的碎石子一并装入网袋,然后将网袋沉入湖底。
选择黑藻、伊乐藻的原因:黑藻、伊乐藻可以采用植物鲜体作为繁殖体。
本发明的优点:提供了一种硬底质无淤泥条件种植沉水植物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沉水植物着根难、移植时易漂浮问题,具有可靠操作性强、成本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种植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植物在载体中最终生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惠州西湖之南湖为例:该湖水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水深约1.7米左右,湖底中70%的是硬底质,2007年该湖进行生态系统构建,其中岸边的一部区域进行了覆土工程,湖中间的硬底质区域全部采用本专利方法进行沉水植物种植。首先对品种进行选择,这里选择的品种为黑藻,品种选好后对种苗种植载体进行制作,将一个直径为40厘米的竹圈衬在一个网目为2厘米×2厘米聚乙烯网袋里,载体制作好后对黑藻进行分装,每个载体里装1.5公斤左右,黑藻装好后,随即从网袋的一端口装入石子,石子直径4厘米,重为500克,石子主要是做配重用的,石子放好后,扎上网袋的端口,并按顺序放在船舱里,船舱装满后直接去指定区域种植,种植时在水面上均匀的平抛沉入湖底,两个月后,种植区域的80%面积被黑藻覆盖,水体中营养盐削减,水体透明度迅速提高,景观性良好。
实施例2:
以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及示范工程”为例:示范工程于无锡北部梅粱湾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示范工程的难点是:湖底缺乏植物能扎根的松软沉积泥,风浪造成沉水植物根茎断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选栽生长迅速、生物量大的植物伊乐藻,采用本专利方法进行种植,将植株固定在湖底,帮助植株着根,经定期监测该方法十分有效,不仅减少工作量,而且起到了加强植株周围的底泥固定作用,该工程已经顺利通过科技部的验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水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水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0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清洗的电动剃须刀
- 下一篇:一种新型陶瓷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