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9885.4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浩志;礒田丈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汽车用LAN所使用的光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保持光纤 电缆末端的光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1表示了作为这种光连接器的现有例而被日本国特许申请公开 2002-131584号公报(2002年5月9日发行,以下叫做文献1)记载的光连 接器结构。图1中,11表示壳体,12表示限制器。13表示光纤软线。光纤 软线13在本例中是光纤13a的外周被第一覆盖部13b覆盖,且第一覆盖部 13b的外周被第二覆盖部13c覆盖的部分。
壳体11形成有收容光纤软线13的软线收容孔14。在该软线收容孔14 的一侧部形成有使软线收容孔14与外部连通的开口15。在壳体11的前端 部形成有保持光纤13a的套箍16。
软线收容孔14由导入孔部14a和软线保持孔部14b构成。在套箍16 上形成的收容孔16a位于软线保持孔部14b的前方。图1中,17表示与对 方侧光连接器卡合的卡合片。
把光纤软线13从软线收容孔14的后端侧插入,配置成使其第二覆盖 部13c被收容在导入孔部14a内,第一覆盖部13b被收容在软线保持孔部 14b。且使光纤13a被套箍16的收容孔16a收容配置。在该状态下把限制器 12从开口15向与光纤软线13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由此,限制器 12的分别形成有U字状窄缝(图1中看不见)的一对保持板部12a就深入 (进入)光纤软线13的第一覆盖部13b,由此,光纤软线13就被限制器 12在其轴向上定位固定。
另一方面,图2表示了被日本国特许申请公开2001-51156号公报(2001 年2月23日发行,以下叫做文献2)记载的光连接器结构。图2表示把保 持光纤的光连接器20与保持光元件组块的光连接器30嵌合连接的状态。
说明光连接器20的结构,光连接器20具备:套箍组装体21、壳体22、 弹簧盖23和弹簧24。套箍组装体21由光纤25和套箍26构成,是在穿过 弹簧24的光纤25末端装配套箍26而形成。套箍26有小径部26a和大径部 26b,在大径部26b形成有凸缘26c。弹簧24的一端与凸缘26c抵接。
壳体22形成有收容套箍组装体21的收容室22a,而限制器22b则形成 在收容室22a的中间。在后部侧壁形成卡合孔22c。弹簧盖23形成有光纤 导出部23a,能够支承光纤25。在光纤导出部23a的前端部侧外面形成有与 壳体22的卡合孔22c卡合的卡止突起23b。光纤导出部23a的前端部与套 箍26的后端面26d和弹簧24的另一端抵接。
把套箍组装体21从壳体22的后部插入,然后把光纤25穿过光纤导出 部23a并把弹簧盖23插嵌在壳体22的后部,这样来组装光连接器20。
这种光连接器在有预料不到的力(拉拔力)被加到光纤时,使光纤不 被从光连接器拔出地确保拉拔强度是重要的。而且由于当光纤被拉拔而向 其轴向有过度移动时则会招致增大连接损失,所以需要光纤即使被加有拉 拔力也不产生过度的位移。
这点,在图1所示的现有光连接器中,单单是通过把限制器12卡入到 光纤软线13的覆盖部13b来保持光纤软线13的不被拔出,因此,在光纤 软线13被强力拉拔的情况下不被拔出的趋势变弱,有时有可能光纤软线13 向其轴向有大移动。
另一方面,在图2所示的现有光连接器中,通过保持光纤25的套箍26 后端面26d与弹簧盖23抵接而在光纤25被拉拔时来限制过度位移。但由 于弹簧盖23单单仅利用其卡止突起23b与壳体22的卡合孔22c卡合来被安 装在壳体22上,所以例如在光纤25被强力拉拔时,由于过大的力而有可 能使卡合部(卡止突起23b、卡合孔22c)损坏,由此而产生光纤25(套箍 组装体21)被拔出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连接器,即使光纤电缆被过度拉拔,也 不会从光连接器被拔出,且不产生过度位移。
本发明的光连接器包括:
插座体,其具备被对方侧光连接器插入嵌合的前方开口部和与该前方 开口部连通并向后方开口的收纳室,包围收纳室的周壁形成有与收纳室连 通的卡合孔;
挠性接头体,其由箱状的基体和突出设置在该基体前面的承受筒构成, 基体被所述收纳室收纳,承受筒位于所述前方开口部内,设置于基体的卡 止突起与所述卡合孔卡合而安装于插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属粉末生产的气流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铝液中间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