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捕捞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29536.2 | 申请日: | 200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3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吕丁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拓企业社 |
| 主分类号: | A01K77/00 | 分类号: | A01K7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中国台湾宜兰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捕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捞网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使用时网部可迅速展开,不使用时能折叠卷收从而携带方便的捕捞网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捕捞网由于体积庞大,对于进行休闲活动例如钓鱼或标本采集的人而言,携带非常不方便。为了改善传统捕捞网的缺点,已知有许多相关文献被提出例如图11和图11a所示的中国台湾第281000号文献揭示的一种“鱼捞网框架结构改良”,其主要包括横断成方形的框架主体30’,在顶部和底部上分别形成有凸肋部,以加强该框架主体30’的承受力。其中,该框架主体30’由三个圆弧段33’、34’、35’所构成,在该第一圆弧段33’、第二圆弧段34’及第三圆弧段35’之间的端部上分别结合一个连接部36’,该连接部36’彼此之间各形成一个互补迭合的连接面37’,且分别通过铆钉C’铆合在一起。在该第一圆弧段3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38’,从该连接部38’侧面向径外方向伸设有螺栓39’;及,该第三圆弧段35’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41’,在此连接部41’的外侧对应形成一个承接部42’与穿孔,用来承接该连接部38’且使该螺栓39’穿过该穿孔,并与杆体45’结合在一起。如此,构成一个用来支持网部44’且可折收的鱼捞网框架30’。
上述公开的内容虽然能达到缩小体积的目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所述三个圆弧段33’、34’、35’受该网部44’开口的限制,只能从圆形缩小至椭圆形,其缩小的体积非常有限。该三个圆弧段33’、34’、35’若要完全折合,则必须再与该网部44’脱离。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其组装时也必须要多费一翻工夫,其使用的方便性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捞网装置,该捕捞网装置能够改善传统捕捞网体积庞大和携带不方便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捕捞网装置包括杆体,其一端具有握把部,另一端通过环框部支持网部。其中,所述环框部又包括三向连结构件,其具有连接在所述杆体的端部上的连接端和一对向相反方向分支而形成的相反方向的支持端,且在其内部分别形成活节轴承部。一对挠杆,分别穿设在所述网部的开口部上,其一端各通过一球关节分别枢设在所述活节轴承部中,可相对于所述杆体收折在一起,另一端通过一对连接杆可挠曲地连接在一起,能相对于所述杆体展开成环框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捕捞网装置在折收状态下,所述一对挠杆能与杆体平行并排,并与所述网部卷收成一束,携带方便且不占空间。当使用时,所述一对挠杆可迅速挠曲地连接在一起,展开成环框部来支撑网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环框部可由例如碳纤等所构成,不但重量轻且结构坚韧,所述一对挠杆横截面成椭圆形,其长轴线方向与所述网部承重方向一致,其短轴线方向则与所述环框部挠曲的方向一致;因此,所述挠杆容易弯曲,且能以最小截面积承受最大的重量,此为本发明另一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实施例的立面图,其中显示网部成折叠状态。
图2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实施例的另一立面图,其中显示网部成展开状态。
图2a为图2中2a-2a向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2b为图2中圆圈标注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三向连接构件和摇臂成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其中省略其它构件。
图4为本发明的三向连接构件的剖面图。
图4a为三向连接构件的侧视图。
图4b为三向连接构件的俯视图。
图4c为三向连接构件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摇臂的仰视图。
图5a为图5中5a-5a向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成分离状态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其它构件已经省略。
图6a为图6中6a-6a向的局部视图。
图7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网部已经省略。
图8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使用状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中其它构件已经省略。
图9为本发明捕捞网装置的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三向连接构件与杆体的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1a为现有技术,其为中国台湾第281000号文献公开的“鱼捞网框架结构改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特点作进一步地说明,该实施例仅为较佳代表的范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通过参考附图结合下列详细说明以便获致最好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拓企业社,未经立拓企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甲氧虫酰肼和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
- 下一篇:壳体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