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感染的组合物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9334.8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帕特里克·T·普伦德加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特里克·T·普伦德加斯特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 | 分类号: | A61K31/704;A61K31/405;A61P31/12;A61P31/18;A61P31/20;A61P31/14;A61P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章社杲;张英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感染 组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病毒性感染、尤其是丙型肝炎和HIV的组合物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丙型肝炎(HCV),先前称作血源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NANBV),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与病毒相关的肝疾病传染性疾病,其包括那些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及δ肝炎病毒(HDV)引起的疾病。丙型肝炎首次发现在接收输血的个体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是一种隐袭的和缓慢发展的疾病,其对生命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它可以最终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疾病和/或肝细胞癌。
α干扰素单药治疗法通常用来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感染。然而,这种治疗并不总是有效并且有时导致不可容忍的副作用,其与治疗的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
已提出一般的抗病毒治疗的利巴韦林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感染的单药治疗。然而,已发现这种单药治疗是相对低效的,并且在被给予它的受治疗者中出现它本身的所不希望的副作用。
还提出了一种联合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替代治疗方法。初步结果表明,这样的联合治疗可以比α干扰素或利巴韦林单药治疗更有效。然而,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联合使用不会长期有效地根除HCV-RNA。
因此需要提供可有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感染的疗法。更理想地,这样的治疗性组合物或治疗方案将长期有效地根除HCV-RNA。
此外,除对感染有HCV的受治疗者进行治疗以外,还迫切需要提供对HC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进行处理的方法。大约10%的输血患者会发生输血后肝炎(PTH),而在这些病例中,HCV高达90%,。在25%至55%的病例中,该疾病经常发展成慢性肝损伤。
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症(AIDS)是一种特征为免疫系统失效的疾病。它归因于一种称为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的病毒,该病毒是脂包膜病毒的逆转录酶病毒家族的一个成员。HIV感染并接管了免疫系统的某些细胞,利用这些细胞进行复制。这使得受感染的细胞功能失当并过早死亡,因而削弱免疫系统。HIV感染导致整个免疫防御机制紊乱。具体而言,T4或者协助细胞在发挥其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方面受到阻挠。这种HIV诱导的T4减少导致了经常产生并最终致命的、由致病生物例如病毒、细菌、原生动物或者真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
抑制病毒复制的抗病毒剂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为人们所知。抗HIV疗法的总体目标是减缓或阻止复制过程,并进而减缓或阻止HIV疾病的进程和对免疫系统的毁坏。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可用于抑制HIV病毒的复制。然而,它们的副作用经常非常严重以致必须中断治疗,导致HIV抗性菌株快速产生。目前的抗HIV疗法可按照它们是针对病毒生命周期中的哪一阶段或如何发挥作用而分类。抗HIV疗法的例子包括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前两组是通过模拟DNA结构单元中的一种而起作用,借此干扰HIV复制的一种重要过程-逆转录。第三组,蛋白酶抑制剂,则在病毒成功感染细胞并试图复制之后,在病毒生命周期的一个靠后的阶段起作用。这些药物最终减缓了病毒DNA的复制。然而,它们并不清除病毒体。
近年来,感染了HIV病毒的病人数量已经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更有效和低毒性的治疗HIV的疗法。
许多目前可用的抗病毒疗法是利用靶向病毒成分,因而倾向于代偿性病毒逃避机制。旨在通过增强抗病毒应答或通过抑制在宿主细胞内的前病毒活性而干扰或预防病毒复制的治疗具有更大的控制病毒的潜力,而没有对病毒本身以代偿性方式进行突变产生耐抗性病毒菌株的选择压力,因而是理想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特里克·T·普伦德加斯特,未经帕特里克·T·普伦德加斯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