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清洗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29252.3 | 申请日: | 200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岩永昌纯;岛津贵夫;吉永朋子;西村诚;岛田良治;藤井真司;栗本由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7K13/30 | 分类号: | A47K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清洗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便座结构。
背景技术
图16是安装着现有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便器斜视图,图17为该卫生清洗装置处于用户着座状态下的工作模式图。这一卫生清洗装置具有本体部2、便座盖3、便座4、和着座传感器10。本体部2设置在便器1的后部,便座盖3以及便座4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本体部2上。便座4为略呈椭圆形的环状结构,便座4的后部两侧设置有与之形成一体的臂部4a。便座4通过臂部4a与本体部2相联接。
便座4的顶面上形成供用户坐下的着座面4b。为了着座方便以及适应用户各种范围的体形,着座面4b形成内周边比外周边略低的倾斜面。在通常状态下,用户的臀部与着座面4b的两侧部和后部的大致呈马蹄状的范围相接触。便座4的内部设置有对着座面4b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件(图中未示出)。另外,本体部2的前部形成与便座4的后部外周边4c形状基本相似的凹陷部2a。这种卫生清洗装置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065546。
但是,由于用户的着座方法不同,着座位置并不固定。用户坐在后方时,臀部与本体2上的凹陷部2a发生接触的可能性很高。虽然着座面4b由加热部加热并能够升温至舒适的温度,但是在本体2的凹陷部2a中并未设置加热部,因此,特别是在冬季寒冷时期,臀部直接接触到冰冷的凹陷部2a时,会感觉得到非常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用户很容易坐到最舒服的着座位置上、并可以抑制用户的臀部与着座面以外的位置发生直接接触从而使舒适性得到了提高的卫生清洗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生洗净装置,该卫生洗净装置包括本体部和便座的。本体部被设在便器上,内置有洗净机构。便座的内部设有加热部,且以可以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本体部上。此外,便座中设有呈椭圆形环状的着座面、和设置成与所述着座面的后方相联接且带有弯曲部并向斜上方伸展的背部。上述背部限制着座的使用者的臀部向后移动,从而抑制使用者的臀部和本体部发生接触。
这样,即使在用户没有坐到最合适的着座位置或者着座后不经意地移动身体的场合下,也不会发生臀部无意与本体部相接触的情况。而且,由于着座面和背部设置成连续形状,对于身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也很容易进行清扫,从而可以实现一种既舒服又卫生的便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卫生清洗装置处于便座盖开放状态下的斜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卫生清洗装置处于便座盖关闭状态时的斜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沿图3中的A-A线的截面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卫生清洗装置的着座传感器的安装部的截面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便座的组装状态斜视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便座的分解斜视图。
图9为沿图7中的B-B线的截面图。
图10为沿图7中的C-C线的截面图。
图11为表示用户着座于图1中所示的卫生清洗装置上的一种状态的模式图。
图12为表示用户着座于图1中所示的卫生清洗装置上的另一种状态的模式图。
图13为图7中的便座的侧视图。
图14、图15为图9中所示的便座的截面扩大图。
图16为表示现有卫生清洗装置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17为图16中的卫生清洗装置处于用户着座状态时的工作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将本实施例中的卫生清洗装置设置在便器上、且便座盖处于开启状态的外观斜视图,图2为便座盖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外观斜视图。图3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该卫生清洗装置的侧视图,图5沿为图3的A-A线所示的截面图,图6为该卫生清洗装置中安装有着座检测传感器的部分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卫生清洗装置100中包括:本体部200、便座300、便座盖400、遥控器500、和人体检测传感器600。其中,本体部200、便座300和便座盖400构成一体,设置在便器700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