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效率洗涤和脱水结构的洗衣机内桶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8497.4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吕佩师;程宝珍;王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7/12 | 分类号: | D06F37/12;D06F3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聚增;王明霞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效率 洗涤 脱水 结构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桶体结构,尤其是一种具有高效率洗涤和脱水结构的洗衣机内桶。
背景技术
在洗衣机进行洗涤时,衣物会在内桶内壁上不停地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对衣物有磨损;脱水时,在电机的驱动下,整个内桶进行旋转,衣物中含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脱离衣物,通过内桶上的脱水孔排出内桶,通过外桶的排水结构排出洗衣机,从而完成衣物的脱水过程。
如图1所示,现有洗衣机内桶包括平衡圈1’、本体2’、内桶底3’,本体2’上设有多个脱水孔4’用于对衣物脱水的水分的排出。本体2’上的脱水孔4’的排布不够密,为了提高脱水率,可考虑增加脱水孔的直径,但这样就给类似丝袜类的衣物带来拉丝破损的隐患。脱水时,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下,直径大的孔对衣物等也会造成一定的磨损;洗涤时,在驱动力的带动下,衣物在内桶里不停的翻转,大孔的存在和不够密的孔的排布,都给衣物带来了一定的磨损。
如图2所示,形成于这种洗衣机的内桶中的每个脱水孔4’都以圆锥形状构成,其中所述圆锥形状的直径从内桶的内表面到外表面逐渐减小。每个脱水孔4’都从内桶的内侧到外侧以弯曲的形状变形,结果,每个脱水孔4’都具有大于内桶的厚度的高度h。每个脱水孔4’都具有接近3.5mm的直径。大约2000个脱水孔4’形成于内桶的圆周中。脱水孔4’的尺寸和数量根据内桶改变。
当洗衣机的脱水操作以高速旋转内桶时,如图2所示,衣物5’由于离心力与内桶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因此,当衣物5’为软材料时,相邻于脱水孔4’的部分衣物5’可能被引入脱水孔4’,结果使得衣物5’变形。具体地,多个突起可能形成在衣物5’的表面。这是因为相邻于脱水孔4’的部分衣物5’没有受到支撑,且由于通过脱水孔4’排出内桶的洗涤水流使衣物5’变形。
另外,内桶的内表面是平坦的,因此,在洗衣机的洗涤操作期间,在内桶的内表面和衣物之间的摩擦很小,结果,由于摩擦使洗涤效率受到限制。
申请号为20071019662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洗涤效率的洗衣机,所述洗衣机能够防止由于旋转脱水孔造成衣物变形,增加洗涤桶的内表面和衣物之间的摩擦以提高洗涤效率,并减少洗涤水的消耗量。洗衣机包括水桶、安装在水桶中的洗涤桶、使洗涤桶旋转的驱动单元、以及将在水桶中的洗涤水供给到洗涤桶中的洗涤水循环单元。洗涤桶具有形成于其中并以多棱锥的形状从其内表面向外凹陷的多个凹陷部、以及形成于各凹陷部的深区域中的多个旋转脱水孔。上述内桶结构的脱水孔均设于棱锥凹陷的顶部,脱水孔的数量较少,不利于提高脱水效率,若增加脱水孔径,则又容易使得衣物变形。
申请号为20082005570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洗衣机内桶结构,其包括内桶体,该内桶体的表面排布有脱水孔,该脱水孔相对于内桶体内壁凹进,形成凹陷结构。该凹陷结构可为四棱锥结构,脱水孔设置于四棱锥顶部。脱水孔直径小且密度高,整体形成具有大量的相对内壁凹进脱水孔的内桶结构。
上述洗衣机内桶的使用中,由于其脱水孔设计的结构等原因,对衣物的磨损率较高,同时,由于整体排布和孔径的关系,脱水率也不够高,对洗衣机的整体性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洗衣机内桶结构,通过改变脱水孔的设计结构和分布位置,防止在洗涤和脱水过程中衣物变形,提高了洗涤和脱水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具有高效率洗涤和脱水结构的洗衣机内桶,包括桶体和安装于桶体上部的平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内壁上有多个向外的均匀排列的棱台状凹坑,凹坑底部的各边角处至少有一处设置有脱水孔,于平衡环下方沿桶体周壁设有多个直径大于脱水孔的溢水漂洗孔。
所述的棱台状凹坑包括与桶体光滑过渡的多边形侧部、设有脱水孔的多边形底部、以及由多边形侧部延伸到多边形底部的多个斜面,脱水孔设于多边形底部与两相邻斜面共同相交的位置。
所述的两相邻棱台状凹坑之间具有间距,间距的大小满足下面条件:分别在两相邻棱台状凹坑内两脱水孔之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同一棱台状凹坑内两相邻脱水孔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在同一棱台状凹坑内两脱水孔之间的2倍最大距离,该结构使得桶体上的脱水孔间距尽量均匀,利用其快速脱水,且防止衣物变形。
所述的脱水孔直径为2.7~3.0mm,凹坑深度为2~3mm。脱水孔直径的大小对衣物的磨损有一定的影响,太大会出现拉丝等损坏,太小则不容易加工;而凹坑深度太深则容易使得衣物脱水时变形,且桶体外观也较难看,太浅则没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8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式干衣结构
- 下一篇:针刺生产线上针刺机线速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