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件馈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28382.5 | 申请日: | 2009-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草间琢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15/23 | 分类号: | G03G15/23;G03G15/00;H04N1/00;B65H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龙瑛;梅高强 |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名***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 馈送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涉及2008年6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165910号所包含的 主题,该主题通过引用已全部包含于本文当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馈送装置,该文件馈送装置允许文件的双面读取。
背景技术
JP-A-8-310740(参见图1,USP5,791,645)公开了一种文件馈送装置,该文 件馈送装置具有两个文件排出盘。双面读取之后的文件被排出到配置在文件放置盘上方的 文件排出盘。单面读取之后的文件被排出到与文件放置盘相对配置的另一个文件排出盘。 JP-A-8-310740(参见图4,USP5,791,645)也公开了一种文件馈送装置,其中,单面读取 之后的文件通过设置在文件排出盘下方的转回通道被馈送,向上弯曲并且被文件排出盘的 顶端(弯曲部)翻转,最后被从文件排出盘的顶端排出到文件排出盘的上表面。这些构造 能够将被排出的文件的页面顺序以放置于文件放置盘的文件的页面顺序排列。
然而,上述的构造具有装置尺寸较大的问题。也就是,前一种构造必须分别 独立设置两个文件排出盘。因此,装置主要地在水平方向较大。在一种构造中,文件排出 盘必须具有用于翻转文件的专用转回通道。因此,装置主要地在高度方向上较大。
近年来,随着图像形成设备,诸如传真机或复印机,尺寸越造越小,允许双 面读取的文件馈送装置的尺寸也被要求制造得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及其他情况作出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文件馈送装置,该文件馈送装置包括:文件 放置盘、布置在文件放置盘上方的文件排出盘、馈送通道、第一翻转通道、第二翻转通道 和翻转机构。文件排出盘具有能够上下摆动的活动板部,用以提供第一排出模式和第二排 出模式。翻转机构被构造用来暂时将文件的局部排出到文件排出盘。
根据该文件馈送装置,该文件排出盘具有能够转换到第一排出模式和第二排 出模式的活动板部。因此,要被排出的文件的页码能够在任何单面读取和双面读取的时候 按原序排列。
也就是,比方说,在单面读取之后被排出的文件的读取面朝上时,文件以第 二排出模式被依次排出,使得随后排出的文件被插入先前排出的文件与文件排出盘之间。 又比方说,在双面读取之后被排出的文件的正读取面朝下时,文件以第一排出模式被排出, 使得随后被排出的文件堆叠在先前排出的文件之上。因此,被排出的文件的页面顺序能够 保持原序。
因为使用活动板部能使文件的页面顺序按原续排列,所以配置一个文件排出 盘就足够了,而且,与配置两个文件排出盘的构造相比,该装置在水平方向上能被制造的 更小。
翻转机构在转回期间能够暂时将文件的局部排出到文件排出盘。因此,与设 置有专用转回通道的构造相比,文件排出盘的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以及文件放置盘和文件 排出盘之间的间隔能够被制造得更小,因此文件馈送装置在高度方向上能够被制造得更 小。
因此,作为一个优点,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文件的页面顺序按原续排 列的文件馈送装置。作为另一个优点,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小尺寸的文件馈送装置。本 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优点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论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馈送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图。
图2A是文件放置盘的立体图,图2B是说明文件数量限制部的图。
图3是文件馈送单元的放大图。
图4是从图3中箭头X方向观察活动板部和凸轮的图。
图5是下压构件和上推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双面读取操作图。
图7是说明双面读取操作图。
图8是说明双面读取操作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排出模式下操作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凸轮和活动板部操作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凸轮和活动板部操作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凸轮和活动板部操作的图。
图13是说明单面读取时操作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二排出模式下操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8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