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铰链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8174.5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仓持竜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1.一种双轴铰链装置,该双轴铰链装置将上表面设有键盘那样的操 作部的第一框体和下表面设有显示部的第二框体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接 起来,其特征在于,
该双轴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壳体;以及固定到所述第一框体的端部 的第一轴和固定到所述第二框体的端部的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 相对于所述铰链壳体相互分离并对置设置,并且能够一起向同一方向转 动,
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设有转动控制单元,所述转动控制 单元用于确定:在对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进行相对开闭时,所 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转动顺序,
该转动控制单元利用的是绕所述第一轴产生的第一转矩与绕所述第 二轴产生的第二转矩之间的转矩差,
该转动控制单元由产生所述第一转矩和所述第二转矩的凸轮机构、 以及限制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转动角度的转动限制单元构成,所 述凸轮机构由以下部件构成:
第一凸轮体和第二凸轮体,它们设在所述铰链壳体内,并以相互分 离并对置的方式被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上;
第一凸轮从动件和第二凸轮从动件,它们同样设在所述铰链壳体内, 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轮体和所述第二凸轮体滑动接触,从而控制所述第 一凸轮体和所述第二凸轮体各自的转动;以及
弹性单元,其弹性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从动件和第二凸轮从动件之 间,
并且,在所述凸轮机构的所述第一凸轮体和所述第二凸轮体的外周 上分别设有多个凹部,在所述第一凸轮从动件和所述第二凸轮从动件上 分别设有凸部,所述凸部根据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转动角度而嵌 入到各所述凹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限制单元设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铰链壳体之间以及所述第 二轴与所述铰链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限制单元由以下部分构成:设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铰链壳 体之间的第一转动限制单元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铰链壳体之间的 第二转动限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限制单元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转动限制体和第1B转 动限制部,所述第一转动限制体安装在所述第一轴上并具有第1A转动限 制凸部,所述第1B转动限制部设于铰链壳体上并与所述第1A转动限制 凸部卡合;
所述第二转动限制单元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二转动限制体和第2B转 动限制部,所述第二转动限制体安装在所述第二轴上并具有第2A转动限 制凸部,所述第2B转动限制部设于铰链壳体上并与所述第2A转动限制 凸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控制单元包括滑动动作限制单元,在所述第二框体相对于 所述第一框体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任意一轴为支点进行转动 动作过程中,该滑动动作限制单元限制凸轮机构的第一凸轮从动件和第 二凸轮从动件的滑动动作,从而限制所述第二框体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 第二轴中的任意另一轴为支点进行的转动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上分别沿轴向设有线缆贯穿孔,贯穿于 这些线缆贯穿孔中的线缆将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铰链壳体上能够装卸地安装有将该铰链壳体以及所述线缆一 起覆盖的罩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控制单元构成为:在将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从它 们相互重合的闭合状态打开时,首先通过使所述铰链壳体与所述第二框 体一起以第一轴为支点转动而打开,在所述铰链壳体的转动被所述转动 限制单元的所述第一转动限制单元限制之后,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 轴一起转动而打开,在转动到预定转动角度时,借助于所述第二转动限 制单元限制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藤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加藤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81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