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向光学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7239.4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洪端佑;李昌祐;谢文智;陈毅修;强玲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前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4 | 分类号: | G02B6/34;G02B6/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纤通讯的分波多路转换装置,特别是一种三向光学组件。
背景技术
光纤由于具有高传输速率、低噪声、质轻、及保密性等优点,已成为现今通讯网络所不可或缺的传输媒介,随着世界上整个通信技术及应用趋势,光纤相关技术的应用已蔚然成为光纤通讯网络、数据传输、有线电视等不可或缺的重要传输媒介,其未来市场潜力将是无可限量的,早为世界各先进国家竞相争食的大饼。而在光纤通讯网络的基础建设中,光纤被动元组件由于技术层次高,产品附加价值高、低投资额、且为光纤网络所必备的关键性元组件,早为国内外众厂商注意的焦点。
光纤元件可分为主动元件与被动元件。主动元件上有:光传输发射接收模块、光电转换器;在被动元件上有:光纤耦合器、光纤衰减器、光纤滤波器、光纤隔绝器、光纤极化器、光纤分波器、光纤连接器、光路切换器、光纤准直器、光纤循环器、光纤波长多路转换器、光纤光栅、光纤放大器、光纤跳接及引线等。
公知的光纤通讯为了达到在单一光纤内传递多种不同波长的信号来达到宽带的效果,借助分波多路转换技术(WDM)来达到将多种不同波长的信号耦合至单一光纤内传递的多路转换功能与将在第一光纤内传递的不同波长信号分解开来的解多路转换的功能。
为了达到分波多路转换的功能,需要利用到光栅或是光波导等技术来完成将多种不同波长的信号耦合至单一光纤内传递或是将在第一光纤内传递的不同波长信号分解开来。但是光栅与光波导的加工不易,同时在将光信号耦合或分解开来时,常会因为耦合效率不良等造成信号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向光学组件,以避免因使用光栅与光波导,同时在将光信号耦合或分解开来时,不会因为耦合效率不良等造成信号的损失。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向光学组件,包含有:壳体、套筒、光电元件与滤光片。
壳体表面具有多个开孔。
套筒一端连接于多个开孔中之一。
每一光电元件设置于多个开孔中之一上且相关于一光信号。
滤光片位于壳体内。每一滤光片对应多个光电元件中至少二个光电元件且设置于对应的至少二个光电元件所相关光信号的光路上。每一滤光片用以让所对应的至少二光电元件中的至少一光电元件所相关的光信号穿透,且用以反射所对应的至少二光电元件中的其余光电元件所相关的光信号。其中,同一滤光片所反射及穿透的光信号为相异波长。
其中,每一光电元件为光发送元件和光接收元件中其中之一。套筒包含有一透镜。透镜位于套筒连接于壳体的一端上,用以汇聚光信号。
光发送元件用以向壳体内发射光信号,且光发送元件发射的光信号经由对应的滤光片而传递至套筒。
光接收元件用以接收经由套筒传递来的光信号,且套筒传递来的光信号经由对应的滤光片而传递至光接收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三向光学组件,利用滤光片来让所对应的至少二个光电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光电元件所相关的光信号穿透,且滤光片用以反射所对应的至少二个光电元件中的其余光电元件所相关的光信号。其中,同一滤光片所反射及穿透的光信号为相异波长。
在此,三向光学组件可以让光电元件将光信号经由穿透滤光片来传递至套筒中,也可以让经由套筒传递来的光信号经由穿透滤光片来传递至对应的光电元件。三向光学组件可以让光电元件将光信号经由滤光片反射至套筒中,也可以让经由套筒传递来的光信号经由滤光片反射至对应的光电元件。三向光学组件可以借助滤光片所反射及穿透的该光信号为相异波长的特性将相异波长的光信号以反射与穿透的方式传递至套筒或对应的光电元件,而不会有光栅或光波导等元件在耦合光信号时,可能的信号损失的问题,即可达成将光信号多路转换与解多路转换的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向光学组件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三向光学组件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三向光学组件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壳体
11 开孔
20 套筒
21 透镜
31 光发送元件
32 光发送元件
33 光发送元件
41 滤光片
41a 第一表面
41b 第二表面
42 滤光片
42a 第一表面
42b 第二表面
50 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前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前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线光缆外皮紧固装置
- 下一篇:光纤之间激光耦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