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装置及自动络纱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26645.9 | 申请日: | 200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糸井明博;木野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B65H59/02;B65H59/10;B65H5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装置 自动 络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装置,详细地说,涉及对卷绕到卷装上的 纱线赋予的张力的控制。
背景技术
由精纺机等生产的纱线被卷绕到喂纱纱管上,再被输送至纱线 卷绕装置。在纱线卷绕装置中,被输送至该纱线卷绕装置的多个喂 纱纱管的纱线通过接纱装置被接合,从而生成规定长度的卷装。在 这种纱线卷绕装置中,有时在纱线的卷绕中途以张力控制机构赋予 适宜的张力,由此抑制卷绕张力的变动。
上述那样的纱线卷绕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平5-766号公报中被 公开。作为日本特开平5-766号公报的纱线卷绕装置即卷绕单元,其 构成为,在从喂纱纱管被退绕的纱线向卷绕卷装进行卷绕的中途的 纱道中,配置有使一对梳状体啮合的门式张力器。
为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一直以来希望实现卷装的卷绕速度的高 速化。但是,若使卷绕速度高速化,则带给移动中的纱线的负荷增 大,会频繁地发生断头现象。在发生了断头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从 卷装将纱线引出、与喂纱纱管侧的纱线进行接纱的操作。但是,在 接纱作业中,当使卷装反转、捕捉卷装侧的纱线时,还会出现卷装 的表面部分被抽吸臂的吸引力拉拽而产生络交紊乱的状况。
由于在接纱作业中为使卷装反转,卷绕作业被中断,因此,接 纱后需要使卷绕速度从零加速至定常时的速度,此时易产生卷绕张 力的变动。当喂纱纱管的余纱变少,则从喂纱纱管被退绕的纱线缠 在纱管上而产生较大的张力变动,这一张力变动影响到卷装的卷绕 张力,导致断头的发生和卷装品质的降低。
日本特开平5-766号公报的构成,能够抑制峰值张力的发生,减 少断头的频率。但是,由于产生于喂纱纱管的更换时的张力变动特 别大,因而即使具有张力控制机构,但在发生较大的张力变动的情 况下,也难以良好地去除该张力变动对卷装造成的影响。
另外,美国专利第3314621号的说明书的构成,虽然能够通过 制动器对被卷绕在卷装上的纱线赋予一定的张力,但有关灵活地对 根据卷装的卷绕状态、乃至配合纱质赋予的张力进行改变的内容却 没有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卷装 的卷绕开始直到卷绕结束都能够将卷装的卷绕张力控制为一定的状 态的纱线卷绕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接下来说明用于解决该 技术问题的手段及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将从能够更换的喂纱纱管引出的 纱线卷绕到卷装上的纱线卷绕装置的以下的构成。即,该纱线卷绕 装置具有:张力传递阻断机构,该张力传递阻断机构将发生在所述 喂纱纱管侧的张力变动的传递阻断,防止张力变动传递至所述卷装; 第二张力控制机构,该第二张力控制机构灵活地控制卷绕到所述卷 装上的纱线的张力。
由此,能够以张力传递阻断机构阻断张力变动的传播,使张力 变动不会影响到卷装侧的卷绕作业。由于通过张力传递阻断机构阻 断张力变动,并通过张力控制机构控制张力,因而能够将卷绕到卷 装上的纱线的张力保持为一定。因此,能够抑制张力变动对卷装的 影响,能够生产卷绕状态良好的卷装。
在上述纱线卷绕装置中,优选具有第一张力控制机构,该第一 张力控制机构灵活地控制对从所述喂纱纱管被退绕并到达所述张力 传递阻断机构的纱线所赋予的张力。
由此,能够贯穿整个卷绕作业地保持纱线的张力一定。由于在 两处灵活地控制纱线的张力,因而能够形成卷绕状态良好的高品质 的卷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将从能够更换的喂纱纱管引出的 纱线卷绕到卷装上的纱线卷绕装置的以下的构成。即,该纱线卷绕 装置具有:用于使卷装旋转的卷绕驱动部;能够蓄留被卷绕到所述 卷装上之前的纱线、并能够将该蓄留的纱线引出至所述喂纱纱管侧 的纱线蓄留装置;用于检测纱疵的纱疵检测部;进行接纱作业的接 纱部;配置在所述喂纱纱管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之间的第一张力控 制机构;配置在所述纱线蓄留装置与所述卷装之间的第二张力控制 机构;控制所述第一张力控制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张力控制机构的控 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6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挡脂结构的立式摆线针轮减速机
- 下一篇:一体式减速机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