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赫分光计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26041.4 | 申请日: | 2009-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6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弗洛里安·福尔马内;马克-奥雷勒·布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J3/12 | 分类号: | G01J3/12;G01J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吴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计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于2008年3月4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 申请JP 2008-053804的主题,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项使用在约0.1×1012THz~100×1012THz的频 带中的电磁波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所说的生成或检测太赫波的技术是太赫时域光谱 (THz-TDS)。如现有技术已知,因为THz-TDS利用了限定短至约 100毫微微秒的超短脉冲的太赫波,所以太赫时域光谱学用于成像 样品。因此,太赫时域光谱引起了诸如工业、医疗、生物技术、农 业和安全的各种技术领域的注意。
在THz-TDS系统中,从超短脉冲激光源发出的辐射被分为泵 浦光束和探测光束。泵浦光束集中在太赫波生成元件上。在太赫波 生成元件中,具有亚皮秒持续时间的电流或电极化生成具有与时间 微分成比例的场振幅的太赫波。太赫波通过光学系统被集中在太赫 波检测元件上。此处,将探测光束施加给太赫波检测元件。随后, 太赫波检测元件生成载流子。载流子被太赫波的电场加速且变为电 信号。探测光束到达太赫波检测元件的时间被延迟,从而测量出太 赫波在振幅电场中所具有的时间波形。时间波形经傅立叶转换,从 而确定太赫波的频谱。
已经提出了使用太赫波时域光谱的装置(例如,参见WO 01/06915)。在该装置中,从分束器延伸到太赫波生成元件的用于泵 浦光束的光径以及从分束器延伸到延迟单元的用于探测光束的光 径都是光纤。
已经提出了应该用光纤来替代光纤激光器中的一些空间光学 元件(例如,偏振光束分光器(PBS)、波长板和准直透镜),以使 光纤激光器小型化。同样,在太赫场中,非常需要更小的分光计。 然而,太赫分光计趋向于变大,这是因为它们需要用于将脉冲光束 从光纤激光器导向分束器的光学元件。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简单配置 并且还可以测量样品的太赫分光计。
鉴于以上情况,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太赫分光计包括:光 纤,从构成超短脉冲振荡器的增益光纤中分支;以及发射器,被配 置为利用从增益光纤通过光纤导入的脉冲光束生成太赫波。
在本发明中,可以将脉冲光束(泵浦光束)从超短脉冲振荡器 通过光纤导向发射器而无需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太赫分光计可以比 使用外部光学部件的情况做得更小。此外,可以防止脉冲光束在从 超短脉冲振荡器延伸到发射器的自由空间中传播。因此,可以通过 减少脉冲光束的衰减来增加测量精度。因此,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 能够用简单配置以比目前可能都高的精度来测量样品的太赫分光 计。
当结合附图来阅读时,根据以下的详细描述将显而易见本发明 的性质、原理和效用,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或 符号表示。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赫分光计的整体配置的示意 图;
图2是示出波导的示例性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阐述通过连接不同特性的光纤实现的色散补偿 (dispersion compensation)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阐述如何通过改变光纤的温度来调整时间延迟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太赫分光计的整体配置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赫分光计10的整体配置。 该太赫分光计10包括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11、发射器12、检测器 13和计算机14。
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11发射具有例如约100fs的脉冲宽度和 约800nm的中心波长的脉冲光束。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11优于固 态钛蓝宝石激光器,这是因为它不需要冷却、便宜、尺寸小且以高 效率发射脉冲。
从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11发射的脉冲光束被分为泵浦光束和 探测光束。泵浦光束被导向发射器12。探测光束相对于泵浦光束被 时间延迟,然后被导向检测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6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