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9643.7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7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吴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殷根娣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马达转子,尤其是一种可结合定子以构成马达结构的马达转子。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及2所示,现有马达转子4包含一轮毂41、一金属环42及一磁铁环43。该轮毂41内侧的中心位置设置一转动轴411;该金属环42结合于该轮毂41的内侧周面,且为使该金属环42与该轮毂41可更稳固的结合于一体,该金属环42的断面较佳可选择形成倒L形状;另外,该磁铁环43结合于该金属环42的内侧周面。借此,该金属环42可介于该轮毂41及该磁铁环43之间,以提供一封磁作用。
然而,由于上述现有马达转子4的金属环42必须以多次冲制方式予以成型,方可使该金属环42的断面形成倒L形状,除造成该金属环42在加工作业上的诸多不便外,也相当容易产生多余废料,进而导致该马达转子4的制造成本提高,且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请参照图3所示,为中国台湾公告第490912号《马达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发明专利,该另一种现有马达转子5也包含一轮毂51、一金属环52及一磁铁环53。其中该金属环52由长条状金属板片卷制而成,该长条状金属板片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该轮毂51的内圆周,以便将卷成环圈状的金属环52置入该轮毂51的内侧周面,并使该金属环52可径向弹性抵撑于该轮毂51的内侧周面,且该金属环52两端可成接触或具有些微间距。最后,同样可将该磁铁环53迫入结合于该金属环52的内侧周面。
该现有马达转子5的金属环52直接利用长条状金属板片卷制而成,故具有制造方便且不会产生多余废料等诸多优点,可有效改善上述原有现有马达转子4所存在的缺点。然而,如图4所示,由于该金属板片的两端并未具有定位结构,因此,当该金属环52径向弹性抵撑于该轮毂51的内侧周面时,该金属板片的两端仍容易产生轴向偏位情形(如图4所示),除造成后续该磁铁环53的组装不易外,也会影响该马达转子5的旋转稳定性,故仍有进一步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转子,其借助一金属板片卷制形成一金属环,该金属板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定位部及一第二定位部,以供该金属环可形成一结合部,使得本发明具有提升定位结合效果、组装便利性及马达转子品质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转子,其借助该金属环的外侧周面形成一卡合部,以便该金属环可紧密结合一轮毂,使得本发明具有可提升结合稳固性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马达转子,其包含一轮毂、一金属环及一磁铁环。该轮毂具有一环圈部;该金属环具有一结合部,且该金属环以一金属板片卷制成环圈状以结合于该轮毂的环圈部内侧周面,该金属板片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定位部及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结合形成该结合部;该磁铁环结合于该金属环的内侧周面。借此,该金属环可利用该结合部形成一预定环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马达转子的金属环以一金属板片卷制成环圈状,故可保留其制造便利性且不会产生多余废料等诸多优点。更重要的是,该金属板片的两端形成可相互结合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使该金属板片的两端不会产生轴向偏位情形,因此当该金属板片卷绕成环圈状以形成该金属环后,可借助该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形成该结合部,利用该结合部确保该金属环形成一预定环体,除可提升其组装便利性外,更可有效确保本发明马达转子在结合一定子构成马达结构后的旋转稳定性。再者,当该金属环的外侧周面另形成有卡合部时,也可相对提升该轮毂及金属环彼此之间的结合稳定性,以确保该马达转子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马达转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2:现有马达转子的组装示意图。
图3:另一现有马达转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4:另一现有马达转子的轮毂及金属环的组装示意图。
图5:本发明马达转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6:本发明马达转子轮毂及金属环的组装示意图。
图7:本发明马达转子的金属环的结合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展开平面图。
图8:本发明马达转子的金属环的结合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
图9:本发明马达转子的金属环的结合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展开平面图。
图10:本发明马达转子的金属环的结合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
图11:本发明马达转子的金属环的结合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展开平面图。
图12:本发明马达转子的金属环的结合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
图13:本发明马达转子的金属环的结合部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展开平面图。
图14:本发明马达转子的金属环的结合部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9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