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行链路多点接收中的时间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9482.1 | 申请日: | 2009-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徐明;星野正幸;今村大地;西尾昭彦;三好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W24/10;H04B1/707;H04B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邸万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 多点 接收 中的 时间 提前量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上行同步和上行多基站协作的技术。更具体地,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多点接收中的时间提前量的调整。
背景技术
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时分复用(TDMA)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而言,存在一个接收时间窗口。对于正交频分复用的系统,这个时间窗口是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对于时分复用的系统,这个时间窗口是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终端的发射信号只有在时间窗口内到达基站,才能被正确的接收和解调,否则到达信号就会变成干扰,从而降低上行链路的性能。
但是在上行链路中,由终端到基站存在传输延时,为了保证终端信号能在时间窗口内到达基站,上行链路的传输延时必须被补偿。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测量上行链路的传输延时,并将此延时作为时间提前量通知给终端,终端将自己的发射定时提前此时间提前量,于是终端信号的上行传输延时就被补偿了,终端信号将在时间窗口的起始点到达基站。因此,在点对点的上行链路中,时间提前量将被设置为上行链路的传输延时。
但是,当多个基站协同接收上行链路的信号时,情况变得复杂了。图1示出了多个基站协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存在多个基站(这里示出了3个)和移动终端(这里示出了2个),这里假设基站eNB2是移动终端UE1和UE2的服务基站(serving station),移动终端UE1发送的信号到达基站eNB 1、eNB2、和eNB3的时间延迟分别是T(1,1),T(1,2)和T(1,3),移动终端UE2发送的信号到达基站eNB 1、eNB2、和eNB3的时间延迟分别是T(2,1),T(2,2)和T(2,3)。
由于具体通信环境的影响,终端发送的信号到多个接收基站的传输延时可能都不一致,但是终端只能按照一个时间提前量改变发射定时,这时时间提前量的计算就是影响上行链路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传统方法来设置时间提前量,这里称为方法1和方法2。方法1是将时间提前量设置为终端到服务基站的上行传输延时。方法2是将时间提前量设置为多个传输延时中最短的一个。
在使用方法1时,如果终端到服务基站的传输延时不是最短的延时,那么就会有终端信号在接收时间窗口前到达基站,从而造成干扰。使用方法2不会有终端信号在接收时间窗口前到达基站,并且当最大和最小传输延时差不超过接收时间窗口的宽度时,方法2可以确保所有上行信号都在接收时间窗口内到达基站。虽然方法1和方法2在具体设置时间提前量的算法上不一样,但两者在信令流程上是一样的。
图2是示出传统技术中设置时间提前量的算法的信令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三个基站eNB1、eNB2和eNB3接收移动终端UE1的信号的情况下,该三个基站分别测量移动终端UE1的传输延时,然后协同接收的基站(非服务基站)eNB1和eNB3向服务基站eNB2报告所测量的传输延时T(1,1)和T(1,3),服务基站eNB2根据收到的传输延时确定时间提前量。服务基站eNB2使用的时间提前量的算法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函数概括:
TA(i)=f({T(i,j)})(1)
在式(1)中,TA(i)是针对终端i的时间提前量,f()是确定时间提前量的函数,T(i,j)是指从终端i到各个基站j的传输延时。式(1)说明,在传统方法中,时间提前量的设置只与终端到基站的不同传输延时有关。
然而,当最大和最小传输延时的差超过接收时间窗口的宽度时,传统方法特别是方法2就不是最优的了。图3给出了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其中示出了当最大和最小传输延时的差超过接收时间窗口的宽度时的情况。在图3中,传输延时的差T(1,3)-T(1,1)大于接收窗口的宽度,但是延时T(1,1)对应的信道响应(channel response)的功率P1小于延时T(1,3)对应的信道响应的功率P3。当采用方法2设置时间提前量时,如图3所示,有比P1更高功率的接收信号P3可能落在接收时间窗口之外。这样,来自终端的信号不但可能被错误地解调,而且还会成为干扰。
参考文献:3GPP TR 36.814(2009-01)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9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