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18446.3 | 申请日: | 2009-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城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43;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从前就存在视场角窄的问题,要求宽的视场角特性。 尤其以供多人观看显示的电视机、汽车导航仪、数字照相机等为用途更是 如此。另一方面,当使用者以一人观看显示时,还存在不欲他人窥视的要 求,该情况下,反而要求窄的视场角特性。例如以在公共场合所使用的笔 记本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等为用途就是如此。近年来,例如为了以笔 记本个人计算机观看电视节目、以便携电话机进行游戏,如下要求变高起 来:即便相同的设备也要因使用方法而转换视场角的宽/窄。
对于如此的要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如下方法:除了显示用的液 晶面板之外还配置视场角控制用的液晶面板,并通过控制施加于视场角控 制用的液晶面板的电压而对视场角特性进行控制。并且,在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3中,提出如下方法:除了显示用的R(红)、G(绿)、B(蓝) 的子像素之外还设置视场角控制用的子像素,通过控制施加于视场角控制 子像素的电压而对视场角特性进行控制。
【专利文献1】特开平5-108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795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178737号公报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因增加视场角控制用面板,存在组件 的厚度大幅度地增厚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的方法中,虽然 通过设置视场角控制用子像素而无厚度的增加,但是仅在相比于通常的显 示用子像素而视场角控制性能弱的视场角控制用子像素中,无法完全抑制 广角的显示。即,在视场角控制用子像素中,利用垂直于基板的方向的液 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变化而使光泄漏产生于广角方向,使从倾斜方向观看 时的对比度降低。但是,因为从视场角控制用子像素所出射光微乎其微, 并且作为整体具有均匀的亮度,所以图像的轮廓以原样显示,得不到充分 的视场角控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如此的情形所作出,目的在于提供薄型且具有高的视场角 控制效果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征为具备:互相对 向的第1基板及第2基板;由前述第1基板与前述第2基板所夹持的液晶 层;设置于前述第1基板的前述液晶层侧的多个显示用像素电极;在前述 第1基板的前述液晶层侧与前述多个显示用像素电极相邻设置的多个视场 角控制用像素电极;通过前述多个视场角控制用像素电极,控制倾斜于前 述第1基板的法线的方向的视场角的视场角控制区域;和将用于在前述视 场角控制区域显示多个图形的图像信号供给于前述多个视场角控制用像素 电极的驱动电路。
具体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征为具备:互相对向的第1基板 及第2基板;由前述第1基板与前述第2基板所夹持的液晶层;设置于前 述第1基板的与前述液晶层相反侧的第1偏振板;设置于前述第2基板的 与前述液晶层相反侧,具有与前述第1偏振板的光轴相正交的光轴的第2 偏振板;设置于前述第1基板的前述液晶层侧的多个显示用像素电极;在 前述第1基板的前述液晶层侧与前述多个显示用像素电极相邻设置的多个 视场角控制用像素电极;通过前述多个视场角控制用像素电极,在包括前 述第1基板的法线与前述第1偏振板的光轴的平面内的方向控制前述液晶 层的取向状态的视场角控制区域;和将用于在前述视场角控制区域显示多 个图形的图像信号供给于前述多个视场角控制用像素电极的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经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8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