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陶瓷材料、压电元件以及非共振型爆震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18396.9 | 申请日: | 200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正人;平光秀明;堀口学;浜口幸弘;山际胜也;光冈健;大林和重;俵良太郎;平田智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4B35/49 | 分类号: | C04B35/49;C04B35/495;H01L41/08;H01L4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陶瓷材料 元件 以及 共振 型爆震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电陶瓷材料,其适合用于压电传感器如压力 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偏航率传感器、陀螺仪 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以及其他压电装置中,还涉及使用该压电 陶瓷材料的压电元件和使用该压电元件的非共振型爆震传感 器。
背景技术
各种压电传感器已广泛用于电子和机电领域。各压电传感 器包括装配有烧结的压电陶瓷体(块)和至少一对元件电极的压 电元件,以便通过压电陶瓷体的压电效应将向其施加的机械应 力转化为电流或电压,并基于转化的电流或电压产生电信号。 由于压电陶瓷体的压电特性随着操作环境的周围温度改变,压 电传感器的灵敏性(输出电压)改变。当压电传感器的温度在操 作期间改变或随着操作环境的周围温度而改变时,由于压电陶 瓷体与元件电极或其他相邻传感器部件之间热膨胀不同,出现 压电元件中的热应力。通过响应温度改变的压电体的热释电效 应,在压电传感器中还出现电压。这些将噪音引入压电传感器 的输出中,因而导致压电传感器的灵敏性改变。此外,在对压 电元件施加的重量下,压电陶瓷体的压电特性可能劣化从而引 起传感器输出降低。由于上述原因,通常将压电传感器的操作 温度设定为约-40℃至170℃。然而,考虑到在例如汽车发动机 中的苛刻条件下使用压电传感器的事实,期望压电元件在较宽 温度范围内不显示温度特性的改变。
为了实现此温度稳定的压电元件,日本专利No.2789374、 日本专利No.2964265和日本专利No.2957002公开了掺杂Sn、 Nb和Sb的PZT(锆钛酸铅)压电陶瓷材料,以通过添加Sn获得热 稳定性的改进,和通过添加Nb和Sb使低温烧结和软化成为可能 (即,用大的晶体畸变改进压电特性)。
发明内容
上述传统压电陶瓷材料需要进一步改进压电和温度特性。 例如,存在以下需求:具有压电常数d33为340pC/N以上(作为压 电灵敏性的指标)的压电陶瓷材料和具有居里点为340℃以上 (作为耐热性的指标)的压电陶瓷材料,以使该压电陶瓷材料能 够合适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中的压电传感器,所述汽车发动机 能够达到约170℃的最高温度。然而,还没有关于任何具有 340pC/N以上压电常数d33和/或340℃以上居里温度的压电陶瓷 材料的报告。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良好压电和温度特性的压 电陶瓷材料。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该压电陶瓷材料的 压电元件和使用该压电元件的非共振型爆震传感器。
作为广泛研究的结果,已发现:通过将材料的组成和结晶 状态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可以提供具有高耐热性和良好压电特 性的Pb/Zr/Ti/Sn/Sb/Nb氧化物材料。本发明基于此发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具有由下式表示的组成的压 电陶瓷材料:Pbm{Zr1-x-y-zTixSny(Sb1-nNbn)z}O3,其中1.000≤m ≤1.075、0.470≤x<0.490、0.020≤y≤0.040、0<n<1.000以 及0<z≤0.025,且微晶尺寸为30至39n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具有由下式表示的组成的压 电陶瓷材料:Pbm{Zr1-x-y-zTixSny(Sb1-nNbn)z}O3,其中1.000≤m ≤1.075、0.470≤x<0.490、0.020≤y≤0.040、0<n<1.000以 及0<z≤0.025,且压电常数d33为340pC/N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包括由上述压电陶瓷材料形 成的元件体的压电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非共振型爆震传感器,其包 括:压电元件,其具有由上述压电陶瓷材料形成的元件体和设 置在所述元件体上的至少一对电极;支持构件,其具有支持部 以支持所述压电元件;增重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压电元件上以 将所述压电元件压向所述支持部;树脂成型部,其从所述支持 构件外部覆盖所述压电元件和所述增重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83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铝合金人工老化方法
- 下一篇:堵塞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