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浇注成型石膏内隔墙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7570.8 | 申请日: | 200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兆林;冯启彪;马占军;侯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兆林;冯启彪 |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 地址: | 7304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浇注 成型 石膏 隔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成型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现场浇注成型石膏内隔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膏建材具有轻质、高强、生产能耗低、硬化体尺寸稳定好、对人体无害等优点,是国际上推崇发展的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因此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非常普遍。近些年,随着传统墙体材料结构的调整以及建筑节能的兴起,我国的石膏建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石膏墙体材料的形式主要有空心石膏条板和空心石膏砌块,为适应市场需求,其规格型号也有多种多样。通常从石膏粉到成品隔墙一般要经历“将石膏粉运至墙板生产厂,在一定的工艺制度下制成石膏墙板或石膏砌块,经过二十天的风干晾晒,运送至建筑工地,吊运至施工现场,人工安装成墙并对接缝进行处理”,期间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物料。实践证明,传统的成墙方式不仅延缓了工程进度,而且墙体会出现拼缝开裂现象,墙体平整度不好还需抹灰找平,工序相当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简单、墙面平整度好的现场浇注成型石膏内隔墙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现场浇注成型石膏内隔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建筑石膏粉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初凝时间控制在20min~25min,终凝时间控制在25~30min;施工前对改性建筑石膏粉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两项工作参数进行测试;
(2)在建筑物内需要成墙的位置处按墙体的大小和厚度拼装模板;
(3)依据所述步骤(1)所得的改性建筑石膏粉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计算制浆用水量:制浆用水量=改性建筑石膏粉质量×标准稠度用水量;
(4)依次将所述步骤(3)所得的用水量、所述步骤(1)所得的改性建筑石膏粉送入制浆系统进行人工控制制浆后,得到料浆;
(5)将所述步骤(4)制成的料浆泵送浇注至已安装好的模板腔内,直至浇注满模腔为止;
(6)从停止浇注开始计时,持续25~30min,然后脱模即可。
所述步骤(1)中的建筑石膏粉的改性处理是指在建筑石膏粉中按其质量的0.5~0.8‰添加蛋白质类石膏缓凝剂。
所述步骤(2)中的模板之间以及模板与梁柱之间的接缝由充气密封带充气膨胀密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石膏材料凝结硬化快、干燥不产生收缩变形以及硬化体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直接在施工现场将改性建筑石膏粉与水混合搅拌制成浆体,泵送浇注成石膏墙体,不仅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周期,而且墙面平整好,勿需抹灰找平即可以进行墙面装饰。
2、本发明的现浇墙体与预制墙板相比,现浇墙体面积的大小和墙体的厚度可以依据建设方的需求灵活可调;尤其是可以浇注厚度为150mm以上的墙体,而厚度为150mm的墙体是预制墙板难以完成搬运和安装的。
3、由于本发明浇筑成型的墙体平整性好、无接缝缝隙等缺陷,并且现浇墙为实心墙体,因此强度比预制空心墙板的强度高(技术指标参见表1:检测依据为JG/T 169-2005《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
表1:干燥后墙体的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兆林;冯启彪,未经马兆林;冯启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7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