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壮脉纹孢菌发酵油茶饼粕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5556.4 申请日: 2009-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1579039A 公开(公告)日: 2009-11-18
发明(设计)人: 邓泽元;贾才华;肖玉娟;范亚苇;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A23K1/00 分类号: A23K1/00;A23K1/14;A23K1/16
代理公司: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凌峰
地址: 330029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粗壮 脉纹孢菌 发酵 油茶 生产 动物 饲料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以茶粕为主料、豆渣为辅料,利用粗壮脉纹孢菌发酵,尤 其涉及一种粗壮脉纹孢菌发酵油茶饼粕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油茶栽培面积大,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每年榨油后都有大量 的饼粕剩余,其数量相当于茶油的三倍。但由于油茶饼粕味苦,有毒,目前基 本上被废弃或直接作为燃料,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据研究,茶粕营养丰富,其中的总糖、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都非常高, 特别是总糖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达50%以上,是很好的生产优质饲料的原料。 目前,茶粕的应用主要是作为化肥,直接用作饲料以及提取茶皂素等,利用率 和附加值较低。在生产饲料方面,由于茶粕蛋白含量不高(12%~16%),主要 用来作为生产配合饲料的原料,但高蛋白原料的加入,使饲料生产成本提高。 同时茶粕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单宁、咖啡碱,这些物质使茶粕味苦辛辣,口感差, 因此直接作为饲料也不甚理想。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将茶粕非蛋白氮转化为菌 体真蛋白,大大提高茶粕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解纤维素、半 纤维素、单宁和咖啡碱等物质,提高茶粕的适口性和消化吸收率,使茶粕成为 一种优良的饲料资源。目前,我国关于利用微生物发酵油茶粕生产优质蛋白饲 料的研究不多,仍处于发展初期。有人利用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产朊 假丝酵母等复合协同发酵油茶饼粕制得饲料,其粗纤维降解率仅为10%左右, 粗蛋白提高率为30%左右,仍不利于动物体很好地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对 于油茶饼粕发酵菌种的筛选,工艺参数的研究方面需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壮脉纹孢菌发酵油茶饼粕生产动物饲料的 方法,利用自行筛选诱变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菌株粗壮脉纹孢菌发酵提取茶皂 素后的茶粕,改善茶粕口感,提高蛋白含量和消化吸收率,生产发酵饲料。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制备方法为:

(1)以提取茶皂素后、粉碎至40目~100目的油茶饼粕为主料,按重量比 油茶饼粕占50%~75%,豆渣为15%~40%,(NH4)2SO4为10%配制粗壮脉纹 孢菌发酵生产用固态培养基,用pH 7.0的水按体积比1∶1混合调节培养基含水 量,培养基经高温蒸汽3min~10min杀菌后,冷却待接种;

(2)粗壮脉纹孢菌在PDA液体培养基条件下活化、富集培养36h,准备 接种;

(3)将粗壮脉纹孢菌的富集菌体于无菌操作条件下,以按重量体积比8 %的接种量接种于生产固态发酵培养基,在环境温度为25℃~45℃条件下, 发酵培养48h~98h;

(4)将发酵好的茶粕饲料置于70℃~80℃干燥,即得茶粕发酵饲料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接种于生产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不是粗壮脉纹孢菌体孢子,而 是已进行富集的营养菌丝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1.利用本菌体发酵茶粕可以充分提高其粗蛋白含量,大 幅度降低粗纤维,增加β-胡萝卜素含量,改善茶粕品质,增加饲料的利用率和 消化率;2.微生物发酵茶粕饲料,原料和生产设备投资少,效益大;3.利用 微生物发酵茶粕不仅能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又能缓解蛋白质饲料严重短 缺的压力,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提取茶皂素后的油茶饼粕经粉碎处理,过40目~100目筛。称取该饼粕7.5 g,豆渣1.5g,(NH4)2SO41.0g作为生产发酵培养基,用pH7.0的自来水调 节料液比为1∶1,经高温蒸汽3min~10min杀菌后,冷却待接种。同时将发 酵菌体于PDA液体培养基活化,富集培养42h~60h。后将富集好的粗壮脉纹 孢菌按8%接种量接入实际生产固态发酵培养基发酵98h,且调节温度为25 ℃~45℃。发酵结束干燥即得茶粕发酵饲料。测定粗壮脉纹孢菌发酵茶粕粗蛋 白提高率为15%~40%,粗纤维降解率为30%~50%,β-胡萝卜素产量为10 μg/g~20μg/g干重培养基。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