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硅粉体与碳化硅粉体的泡沫浮选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4992.X 申请日: 2009-03-05
公开(公告)号: CN101491888A 公开(公告)日: 2009-07-29
发明(设计)人: 熊裕华;魏秀琴;周浪;尹传强;周潘兵;杨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B24B55/12 分类号: B24B55/12;B03D1/02;B03B1/04
代理公司: 南昌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姚伯川;徐光熙
地址: 330031江西省南昌市红***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离 硅粉体 碳化硅 泡沫 浮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领域的硅片线锯工艺产生的砂浆中的硅与碳化硅的粉体分离技术,特别是采用泡沫浮选方法分离硅与碳化硅。

背景技术

各种硅片,包括多晶硅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微电子产业使用的硅晶圆,普遍采用钢丝线锯配合碳化硅磨料浆切割生产,以下将简称砂浆。硅片厚度一般为0.22mm,目前还有进一步减薄的发展趋势,线锯缝宽度一般为0.18-0.30mm,这意味着约20-60%的高纯硅料成为锯屑进入料浆。其提取回收等于开辟一种新的规模可观的高纯硅原料来源。 

将硅粉与碳化硅粉分离开来是从硅片线锯砂浆中提取回收硅粉的关键,也是主要难点。从生产中排放的废砂浆中提取回收高纯硅虽然效益巨大,但全球努力至今未果,国际上迄今为止未见有任何线锯硅屑回收生产活动或技术成果的报道。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曾出现有若干相关技术专利,以下对它们作扼要介绍和评述。 

2004年和2005年美国先后授权并发布了Billiet等申报的两项硅线锯屑回收利用技术专利,分别是“来自硅屑的光伏电池Photovoltaic cells from silicon kerf,美国专利US6780665,2004.08.24”和“来自硅屑的MEMS器件MEMS and MEMS components from siliconkerf,美国专利US6838047,2005.01.04”,十分引人注目。它们各分为线锯屑回收技术与硅屑微粉压制与烧结成型制作器件技术两部份。两项专利的前部份都提出采用泡沫浮选技术分离硅与碳化硅粉,以对硅表面有高选择性的有机表面活性剂作为捕收剂来收集提取硅粉。两项专利都未指出具体的表面活性剂成分。由于硅与碳化硅的理化性质相近,且均为微粉,要找到这种表面活性剂有较大困难,而且一般泡沫浮选的分离能力有限,目前这种方法实际还未见有工业应用的消息报道。 

国内金柏林申报的2008年1月开始公示的“CN101113029单晶硅切割废液的回收处理方法”的发明专利,该发明对切割废液,即本发明所称砂浆中碳化硅和聚乙二醇的回收提出了看来合理可行的技术,但对硅粉屑的回收技术则看来不合理:通过清洗得到碳化硅粉和硅粉的混合物后,以氢氟酸、硝酸混合酸液溶解掉其中硅粉,然后通过蒸发-冷凝得到氟硅酸溶液,发明人称“将其烘干后可加工成单晶硅”。该过程十分复杂、就回收碳化硅而言或许有效,对硅而言则实际在走回头路,将潜在的高纯硅粉变成了与体系中所有能溶于上述混合酸的杂质共溶的溶液。因此这一技术实际并不能实现或有助于高纯硅的回收。 

西安交通大学杨建锋申报的2008年2月开始公示的“CN101130237一种从切割废砂浆中回收硅粉和碳化硅粉的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宣称采用气流浮选技术和液相重力浮选技术分离碳化硅粉和硅粉,最终可得到纯度大于98%wt的硅粉。这样的纯度离高纯硅回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其液相重力浮选所需要的三溴甲烷等试剂十分昂贵且具毒性;多晶硅线锯过程中产生的硅粉屑多为微米到亚微米级,根据一般经验,其液相重力浮选将十分困难。因此这一技术即使作为高纯硅提取中间步骤也并不理想。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有从硅晶线锯磨料浆回收高纯硅的生产应用报道;相关技术专利数量也很少,分析表明它们确都不能提供可以生产实施的高纯硅回收技术,甚至基本上不能为之提供借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硅粉体与碳化硅粉体的泡沫浮选方法。主要用于从硅片线锯砂浆中提取回收高纯硅锯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下列: 

分离硅粉体与碳化硅粉体的泡沫浮选方法,向从硅片线锯工艺产生的砂浆中加入处理剂,按重量配比为砂浆100-1000份∶处理剂100-1000份;将砂浆与处理剂搅拌均匀,沉降分为三层,分别收集上层的碳化硅和下层的硅粉;中间为液体层; 

处理剂包括溶剂和表面改性剂按比例混合而成,混合比例为重量百分比99-70%的溶剂,1-30%的表面改性剂;其中溶剂为乙醇、甲醇、水、柴油和煤油中至少一种或数种,表面改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油酸、松油醇中至少一种或数种。 

从表面刮取上层的碳化硅粉浮起物;从下层收集硅粉沉淀物。 

发明原理:本发明的表面改性剂与溶剂共同组成处理剂。处理剂与砂浆作用后使碳化硅及硅粉粒表面与溶剂间表面张力产生足够大的差别,使碳化硅粉和硅粉在该处理剂中分别浮起与下沉,然后分别收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4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