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钢巨型工程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和全钢巨型工程胎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4295.4 | 申请日: | 2009-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何桂德;周胜;许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23/28;C08L9/00;C08L9/06;C08K3/04;B60C1/00;B60C13/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家达 |
| 地址: | 541004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巨型 工程 胎胎侧用 橡胶 组合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尤其涉及全钢巨型工程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在胎侧部分使用这种橡胶组合物的全钢巨型工程胎。
(二)背景技术:
轮胎在普通路面运转条件下,胎侧会不断地变形。胎侧经受连续的过度的屈挠,在这样的条件下会开裂,除屈挠龟裂之外,胎侧还经受大气的化学作用,如臭氧的侵蚀等,这些均会导致胎侧的腐蚀和降解,因此,要求轮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和抗屈挠龟裂性能。对于主要应用在各种大型矿山运输场地的全钢巨型工程胎来说,由于行驶条件恶劣,其胎侧变形极大,更易遭受臭氧、热氧老化和产生屈挠龟裂现象,因而要求全钢巨型工程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具备更为优良的抗老化性能和抗屈挠龟裂性能。此外,由于大型矿山运输场地上锋利的砂石及矿石繁多,为尽量减少这些锋利的砂石及矿石对全钢巨型工程胎造成割口增长现象,还要求全钢巨型工程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具备优异的抗割口增长性能。
目前已有的轮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中,所用到的橡胶组分一般选用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等橡胶中的至少一种,为了提高轮胎的耐弯曲龟裂增长性能,也有在胎侧橡胶组合物中配以使用卤化丁基橡胶的,如国家知识产权局2004年10月13公开的,公开号为CN1536008,名称为《轮胎侧壁用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公开了一种轮胎侧壁用橡胶组合物,该轮胎侧壁用橡胶组合物,含有橡胶成分100重量份、无机填充剂20~70重量份和聚丙烯粉末5~35重量份,且满足下式:(聚丙烯粉末的配合量)≤(无机填充剂的配合量+聚丙烯粉末的配合量)/2。上述发明中所述的橡胶成分包括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腈基丁二烯橡胶等二烯烃橡胶。其中,天然橡胶的配合量为30~100重量份,作为天然橡胶以外的橡胶成分,含有选自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中的至少一种的橡胶成分为0~70重量份;所述的无机填充剂为炭黑和/或二氧化硅。该发明橡胶组合物在在不使耐久性降低的同时,使轮胎轻量化、减小轮胎的滚动阻力,同时具备较好的操纵稳定性;但该发明所选用组分较复杂,且所选用的橡胶成分及其配比用量仅适合于乘用车的轮胎侧壁用橡胶组合物,而对于行驶条件恶劣的全钢巨型工程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来说,其效果并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抗臭氧、抗热氧老化、抗屈挠龟裂和抗割口增长性能的全钢巨型工程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全钢巨型工程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它包括:
(a)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它包括10~50重量份的氯化丁基橡胶,补至100的余下组分为天然橡胶,或者是顺丁橡胶和/或丁苯橡胶与天然橡胶的组合;
(b)按100重量份(a)计的40~70重量份补强炭黑。
上述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其中(a)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中,优选含有15~30重量份的氯化丁基橡胶;在补至100的余下组分中,顺丁橡胶和/或丁苯橡胶的用量≤天然橡胶的用量。
补强炭黑的量优选为45~60重量份;补强炭黑可为N330补强炭黑,或N539补强炭黑,或N330补强炭黑和N539补强炭黑的组合形式的混合物,或N330补强炭黑和N660补强炭黑的组合形式的混合物。
本发明全钢巨型工程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还可以配合橡胶组合物通常使用的配合剂,如操作油、防老剂、微晶蜡、活化剂、硫化剂、促进剂等配合使用;本发明全钢巨型工程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基于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进一步还包括下述以重量份计的组分:
橡胶软化剂5~15份; 活化剂3~8份; 防老剂3~5份;
微晶蜡1~3份; 硫磺0.5~2份; 促进剂0.2~1.5份;
氧化镁0.1~0.8份; 防焦剂0.1~0.3份。
对于上述配合使用的各组分较为优选的配比如下:
橡胶软化剂6~10份; 活化剂3.5~6份; 防老剂3~4份;
微晶蜡1.2~1.8份; 硫磺0.5~1.5份; 促进剂0.5~1.0份;
氧化镁0.4~0.6份; 防焦剂0.1~0.2份。
上述配合使用的组分中,其中,
所述的橡胶软化剂可为芳烃油、环烷油或石蜡油;
所述的活化剂可选自氧化锌、纳米氧化锌、活性氧化锌中的任意一种与硬脂酸的并用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工橡胶桂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4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