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Bi4M2O11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4235.2 | 申请日: | 2009-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方亮;李纯纯;胡长征;唐莹;刘洁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20 | 分类号: | B01J23/20;B01J23/18;B01J37/10;B01J37/06;A62D3/10;A62D10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4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物 光催化剂 bi sub 11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响应的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Bi4M2O11(其中M元素为Nb,Ta,V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是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已经导致了人们生活的饮用水源、工业水源质量不断下降,导致大气污染不断加剧,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通过各种方法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
光催化技术降解环境污染物有望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而且其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可减少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日益受到重视。光催化反应的原理是光催化剂在吸收了高于其带隙能量的光子后,生成了空穴和电子,这些空穴和电子分别进行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达到分解有害化学物质、有机生物质和杀菌的目的。目前,使用的光催化剂主要为二氧化钛,已经利用二氧化钛对水中和大气中的农药和恶臭物质等有机物进行分解,然而二氧化钛的带隙是3.2eV,只有在比400nm短的紫外线的照射下才能显现出活性,只能在室内或者有紫外灯的地方工作,几乎不能利用可见光,这大大的限制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使用。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可以再可见光下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催化剂已成为光催化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最近几十年来,一系列铌(钽)酸盐光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而被广泛研究。例如,铌酸盐光催化剂Pb3Nb4O13、BiNbO4和Bi2MNbO7(M=Al、Ga,In,Y,稀土元素和Fe)等和铌钾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如KNbO3、KNb3O8、K4Nb6O17和K6Nb10.6O30等都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目前,铋系光催化剂的开发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三价铋的复合物,如BiVO4和Bi2WO4被报道在可见光下具有良好的吸收,而五价铋同样也引起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报道的铌(钽)酸盐光催化剂的制备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固相合成法,通过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的烧结反应来获得预期产物,但因原料较难混合均匀,反应温度较高,反应不易完全进行,故制备出的粉体颗粒较大,而且分布不均与,常常混有杂相,这使得固相法合成的光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水热合成法制备的粒子尺寸小,而且纯度高,晶粒发育好,所含的缺陷少,晶体结构比较接近理想晶体,其物理性能也比较接近于理论值,还可以通过调节水热反应条件来控制产物的形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Bi4M2O11(其中M元素为Nb,Ta,V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Bi4M2O11(其中M元素为Nb、Ta和V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Bi4M2O11化学式,其中M元素为Nb、Ta和V中的一种或两种,选取Bi(NO3)3·5H2O、V2O5、Nb2O5和Ta2O5备用;用去离子水配成0.01-0.1mol/L的硝酸铋溶液,将V2O5、Nb2O5和Ta2O5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固体粉末的形式加入到硝酸铋溶液中充分混合,得到悬浊液;
2)将上述悬浊液移入衬有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按水热反应的填充度为70%-80%加入去离子水,盖紧釜盖后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在160-200℃下保温12-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4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