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14179.2 | 申请日: | 200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余瑾;危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16 | 分类号: | E05F15/16;B60J1/17;B60J1/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45007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玻璃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车辆的窗,特别涉及一种车窗举升器的改 进。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02264507.1的一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窗玻璃升 降器,描述了现有车窗玻璃升降器一种比较普遍的结构形式。
目前国际、国内有很多门窗升降器主臂和副臂的滑轮是圆形的,升降 器工作时,圆形的滑轮在导轨里,来回滚动,并支撑导轨带动玻璃上下运 动。滑轮与导轨的支撑接触是点线接触。
升降器主副臂的滑轮是圆形的,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主臂或副臂 11,转轴12,滑块13,导轨14。滑块套上转轴后,转轴的一头铆接到主 臂和副臂上,而带有滑块的一头放进动导轨和定导轨槽后,主臂和副臂就 可以通过转轴带动圆形滑块在导轨槽里滚动了。
目前的门窗升降器主臂和副臂的滑轮是圆形的,升降器工作时,圆形 的滑轮在导轨里,来回滚动。运动时,滑轮与导轨的支撑接触是线接触, 接触面积少,升降器运行不平稳,滑轮容易受磨损,导轨也容易受压变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升降器运行不平稳,滑轮容易受磨损,导轨也容易 受压变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升 降器,包括主臂、副臂、定导轨、动导轨、齿板、电机、底板座轴、滑块, 主臂一端固定有可由电机驱动的齿板,另一端通过滑块卡在动导轨中,副 臂一端通过滑块卡在动导轨中,另一端通过滑块卡在与动导轨平行的定导 轨中,主臂和副臂之间通过轴销连接并且主臂和副臂可绕连接的轴销旋转, 所述滑块与定导轨和动导轨的接触是面接触。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滑块与定导轨和动导轨接触的面为平 面。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滑块为矩形的滑块。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滑块为正方形的滑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滑块与定导轨和动导轨的面接触能够解决目 前升降器导轨容易产生变形,滑轮容易磨损失效,升降器运行不平稳的问 题。延长了零件的寿命时间,减少产品质量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主臂或副臂与导轨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转轴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滑块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主臂或副臂与导轨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滑块的放大图。
图7为图6的滑块的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
如图4和5所示,各部件名称如下:
副臂1、转轴2、滑块3、定导轨4、齿板5、电机6、动导轨7、花键 轴8、主臂9、底板座轴10、主臂或副臂21、导轨22。
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包括主臂9、副臂1、定导轨4、动导轨7、齿 板5、电机6、底板座轴10、转轴2、滑块3,主臂9一端固定有可由电机 6驱动的齿板5,另一端通过滑块3卡在动导轨7中,副臂1一端通过滑块 3卡在动导轨7中,另一端通过滑块3卡在与动导轨7平行的定导轨4中, 主臂9和副臂1之间通过花键轴8连接并且主臂9和副臂1可绕花键轴8 旋转,升降器的滑块3为方形的滑块,在使用时,主臂9和副臂1末端的 滑块在动导轨.7和定导轨4槽里往返运动,支撑主臂9和副臂1交叉运动, 从而带动固定在动导轨7里的玻璃上下运动,实现玻璃升降功能。
主副臂滑轮的外轮廓状是方形的,可以是长方形的,也可以是正方形 的,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主副臂滑轮的材料可以是塑料的,也可以金属 的,可以是其它材料。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 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41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唑大环系统
- 下一篇:用于分离和分析血液的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