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伸缩基体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3501.X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德政 |
主分类号: | B81B7/02 | 分类号: | B81B7/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白志斌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伸缩 基体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机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仿生伸缩基体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诸多动力机械主要依靠电动机、发动机或液压马达来驱动,特别在许多 工厂中的工业机器人都依靠电机来驱动,这使得机器人的机械臂的关节活动方式 受到限制。此外,现有机器人相关的研究只是设法在如何改变类人机器人或其它 类四肢动物机械的行走平衡,控制等相关领域,其仿生程度比较低,类人机器人 或其它类四肢动物机械等行走等活动方式僵硬,也使其灵活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伸缩基体单元,它能够起到模仿动物肌肉组 织伸缩而运动的功能,充分应用于类人机器人或类其它四肢动物机械技术中,使 类人机器人或类其它四肢动物机械的活动更加灵活和自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仿生伸缩基体单元,由滑柱、金属导管、 弹性伸缩壳体和电磁线圈构成伸缩基体单元,在弹性伸缩壳体内,由永磁体构成 的滑柱经金属导管后端伸入金属导管中并与金属导管的内管壁滑动配合,导管的 前端和滑柱的后端分别向前、后方穿出弹性伸缩壳体的前、后开口,且弹性伸缩 壳体前、后开口端分别固接在金属导管的外管壁和滑柱上,弹性伸缩壳体的拉伸 长度与滑柱在导管内往复行程相配合;缠绕在金属导管外周壁上的电磁线圈被弹 性伸缩壳体罩住,电磁线圈的两端与电源正、负级对应配合连接;伸缩基体单元 的滑柱后端设置着卡销,金属导管前端内管壁设置着与所述卡销具有相互配合结 构的卡孔。
本发明原理为:在每个仿生伸缩基体单元中,由永磁体构成的滑柱被缠在导 管外管壁上的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在导管内来回滑动,其仿生伸缩基体单元的结 构类似于肌肉细胞的伸缩功能,模仿每个肌肉细胞伸缩的原理,使每个仿生伸缩 基体单元集群同时协作而往复伸缩组成仿生伸缩组织,可应用在类人机器人或其 它类四肢动物机械技术领域当中。本发明能够起到模仿动物肌肉组织伸缩而运动 的功能,充分应用于类人机器人或类其它四肢动物机械技术中,使类人机器人或 类其它四肢动物机械的活动更加灵活和自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每个仿生伸缩基体单元处于伸展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每个仿生伸缩基体单元处于收缩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两个仿生伸缩基体单元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由伸缩基体单元连接构成的仿生伸缩链和仿生伸缩链组成的仿 生伸缩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仿生伸缩基体单元,如图1至图4所示,由滑柱6、金属导管7、弹性伸 缩壳体2和电磁线圈3构成伸缩基体单元,在弹性伸缩壳体2内,由永磁体构成 的滑柱6经金属导管7后端伸入金属导管7中并与金属导管7的内管壁滑动配合, 导管7的前端和滑柱6的后端分别向前、后方穿出弹性伸缩壳体2的前、后开口, 且弹性伸缩壳体2前、后开口端分别固接在金属导管7的外管壁和滑柱6上,弹 性伸缩壳体2的拉伸长度与滑柱6在导管7内往复行程相配合;缠绕在金属导管7 外周壁上的电磁线圈3被弹性伸缩壳体2罩住,电磁线圈3的两端与电源正、负 级对应配合连接;伸缩基体单元的滑柱6后端设置着卡销10,金属导管7前端内 管壁设置着与所述卡销10具有相互配合结构的卡孔9。
如图4所示,每个上述伸缩基体首、尾连接成排,即相邻伸缩基体单元其滑 柱6前端与另一个伸缩基体的金属导管7后端相互配合连接构成仿生伸缩链;由 仿生伸缩链相配合形成仿生伸缩组织,其中,仿生伸缩组织中的每个伸缩基体单 元其电磁线圈3之间相互并联构成该仿生伸缩组织的电源输入两端,此电源输入 两端与电源相配合。当然,在相邻两仿生伸缩链当中,一仿生伸缩链的伸缩基体 单元相对于另一仿生伸缩链的伸缩基体单元交错排列,并可通过柔韧性好的人造 仿生软体材料相连接,使之结构更紧凑,相互不离散。
金属导管7由钛合金构成。弹性伸缩壳体2由弹性耐磨橡胶构成。弹性伸缩 壳体2前、后开口端分别固接导管7和滑柱6上各自设置的前挡环8、后挡环4; 前挡环8、后挡环4分别与滑柱6在导管7内的往复行程相配合。电磁线圈3的线 芯由铜构成。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弹性伸缩壳体2整体采用弹性塑胶制造,图1是 没有电流原始状态下图是通电后的收缩状态,如多个仿生伸缩基体单元连接就会 形成类似肌肉组织的仿生伸缩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德政,未经赵德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3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