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咸水灌溉土壤表层积盐和降雨盐害的覆膜防治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3378.1 申请日: 2009-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1601340A 公开(公告)日: 2009-12-16
发明(设计)人: 李生宇;雷加强;徐新文;范敬龙;靳正忠;常青;王鲁海;孙旭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B79/00 分类号: A01B79/00;A01G13/02;E02B11/00
代理公司: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 莉
地址: 830011新疆维吾尔***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咸水 灌溉 土壤 表层 降雨 防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咸水灌溉土壤表层积盐和降 雨盐害的覆膜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降水稀少,而大气蒸发极端强烈,农业完全依 靠灌溉,但土壤水分大部分因蒸发而损失,而水分蒸发后,盐分则留 在土壤表层,即盐分表聚。如果发展严重则造成表层土壤次生盐渍化, 理化性质变差。若遇到小量降雨,土壤表层盐分可被淋洗到植物根区, 从而造成植物盐害。在咸水灌溉生态林地,盐分表聚更加强烈,普遍 在土壤表层形成盐结皮层,而降雨造成的植物盐害也更加严重。塔里 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就地采用地下咸水灌溉,灌溉水矿化度达 到3~28g/L,盐分在土壤表层大量积累,盐结皮广泛发育,春夏季突 发强降雨造成了耐盐程度较差的幼龄沙拐枣(定植1~2年)区域性 盐害,长势变差,甚至死亡。

土壤表层积盐防治的常用方法是定期大水灌溉洗盐,将表层和植 物根层内的过量盐分淋洗到植物根系层之外。植物降雨盐害防治的常 用方法是降雨同时进行灌溉,稀释土壤溶液的盐分浓度,保护植物。 这些方法的防治效果较好,但需要消耗大量水分才能达到盐分淋洗的 目的。对于多灌区的降雨盐害防治,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操作困难: 由于灌区间轮灌需要一定时间,一旦遇到大暴雨,水盐入渗很快,部 分灌区还没有来得及灌溉,盐害已经发生。此外,土壤表层盐结皮剥 离法也可以防治土壤表层积盐和降雨盐害,但有效防治时间较短,一 定时间后盐结皮又形成了,而且操作起来劳动强度很大,只适用于小 面积的林地,而对于大面积的生态工程难以实际操作。

针对目前咸水灌溉土壤表层积盐和降雨盐害防治方法存在的问 题,本发明设计一种操作方便、节约水资源、能有效利用沙漠降雨资 源的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咸水灌溉土壤表层积盐和降雨盐害,提供一 种节约水资源、操作方便的咸水灌溉土壤表层积盐和降雨盐害的覆膜 防治方法,采用该方法将林地表面处理成垄沟状(植物行间为垄,植 物行为沟),按照植物行间垄沟地表的宽度,将地膜拆成条带状,覆 盖在林地表面,在地膜上以一定间距打通气孔,再在地膜上覆盖薄层 土壤以镇压地膜。植物行两端和中部用土拦坝,防止降水流走。该方 法利用地膜不透水的特点,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咸水灌溉土壤表层积盐 强度,防止降雨植物盐害发生,而且还能极大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保存土壤水分,还能有效利用荒漠稀少降雨资源,补充土壤水分,淋 洗植物根系层盐分。该方法操作简便,节约水资源,功效长,可广泛 应用于干旱区生态建设中,尤其适用于较高矿化度水灌溉林地。在实 际应用中,既可用于已经建成林地改造,也可与林地同步建设。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咸水灌溉土壤表层积盐和降雨盐害的防治方 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地表处理:将地表(1)、植物(2)两侧宽20-30cm、深5 -10cm范围内的盐结皮、植物枯落物、沙土进行剥离,将地表(1) 挖成浅沟(4),滴灌毛管(3)放在沟底,剥离物堆放在沟顶,踏实, 堆成垄(5),垄与沟的坡面相连,坡度为10-20°;

b、地膜处理:将地膜(6)裁成条带状,幅宽与行间垄沟的曲面 宽度相同;

c、地膜铺设:在垄(5)上铺设地膜(6),在沟底留1-2cm的 间隙(7),不铺设地膜,以便于降雨入渗;

d、地膜打孔:在垄沟坡面中部地膜上打孔(9),孔径1-2cm, 孔间距为30cm;以便于土壤透气,降低土壤内二氧化碳浓度

e、地膜覆土:在垄顶(5)和沟底地膜上覆土(8)厚为9-11cm, 垄坡地膜上覆土4-6cm;防止地膜被风吹走以及日晒老化,提高应 用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

f、修筑小型水坝:在垄沟两端、以及中部,用土壤堆成小型挡 水坝(10),防止汇集在垄沟的降水流走;

g、毛管排沙:布设时滴灌毛管处于地膜下,为了防止负压吸沙 引起的毛管积沙、管道雍堵的问题,应定期将毛管末端(11)打开排 沙,随着林地积沙沟底积沙厚度逐年增加,因而原有的地表滴灌变成 地下滴灌,由于负压吸沙,毛管内积沙,为了防止管道雍堵,影响正 常灌水,也应定期将毛管末端(11)打开来排沙。

步骤a植物(2)的行间距为1-2m。

步骤a地膜(6)采用拉力、韧性、抗老化性能好的PE防渗漏地 膜,厚度为0.06~0.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3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